你无法一直陪着孩子,所以,在他小的时候,当你能知道他被别人欺负或发生冲突时,正是辅导他面对这一问题的好时机。

几个月前,接连2、3次回家后,爷爷都告诉我,儿子被幼儿园班上的一个男孩子打哭了。之后,又有几位家长告诉我,他们家的孩子也被同一个男孩子欺负地比较惨。我当时的感受是:我的天哪,才幼儿园小班,我们就遇到校园霸凌的事儿了?然后,我决定自己去放学后孩子们一起玩耍的小公园,看看情况。
学龄前的孩子通常不会刻意嘲笑或攻击别人
我知道,孩子们常常童言无忌,自己也不晓得说出了有攻击性的话,但却会伤到其他孩子的心。
而且孩子小,挫折容忍度低、语言表达能力差,情绪控制的能力也还不成熟,特别是活动量大的孩子,常常会用“攻击行为”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做出类似欺负人的举动。
不同年龄段孩子的攻击性情绪表达
3岁的孩子,当发现别人和自己不一样时,他们可能会直接说出“你好好笑”、“你好笨,这么简单也不会”的话;当东西被拿走或破坏时,他们会说“我讨厌你”、“我不跟你玩了”。
4岁的孩子,会有排挤行为,以语言欺负、命令居多。例如:“你不是我们的好朋友”、“你不可以跟我们一起玩”、“你真笨”等。
5、6岁的中大班孩子,则会在玩游戏时,出现推挤、抓人、撞人、踢人、打人、抓头发等肢体欺负动作。
那个打人的孩子,其实是个伤心的孩子
常打人的那个孩子,是个运动量比较大的孩子,情绪控制能力稍微差一些。每当他没控制住自己,推倒了别的孩子,或者打哭了他们时,他自己也会愣住。
但此时,他就会受到被打孩子的家长责怪,还会收到自己奶奶的一顿屁股。有家长劝他奶奶说,“您回去要好好跟他父母说说,让他们好好教育下”。奶奶说:“她妈妈管教的,打的比我还狠。”。。。
我有点难过,没有人理解这个孩子。

无论是被打的孩子,还是打人的孩子,都需要我们的同理心。
一位被打孩子的妈妈对我说,她的孩子被打后楞在那里,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后来还露出了非常恐惧的神情,孩子真的是被吓到了,她觉得孩子的心里已经留下了阴影。
孩子被打时的情绪,家长要接住!
家长要做的第一步,不是了解情况,而是接住孩子的情绪,帮助他理解自己的情绪,并表达出自己的情绪。
首先,我们可以先抱着孩子,拍一拍哄一哄,让他在我们的怀里放松下来。然后,我们可以问他:“宝贝,你是不是吓到了?”“宝贝,有没有打疼你?”“宝贝,你是不是很难过?”“宝贝,你伤心了吧?”“宝贝不怕,妈妈在哦。”
这时,你帮孩子点出了他的情绪,他停顿的思维会开始理解,哦,我是“害怕了、疼了、伤心了、委屈了。。。”
同时,当他感到自己被理解时,可能会哭出来,这样孩子就能把情绪立刻表达出来了,留在他心里的压力会小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