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了,神兽又要归笼了,家长们在欢欣鼓舞的同时,却又有了新的困惑,尤其是初高中的孩子,基本不会和父母好好说话,甚至是不说话。曾经贴心的小棉袄,快乐的开心果,都变得沉默冷淡了。
这不,家其的妈妈就和我说起了这个问题。她说,这个暑假家其就没和她说几句话,
孩子与他们夫妻沟通交流的意愿突然降低了,以前放学回家都是叽叽咯喳说个不停,可现在当父母询问他任何事情,孩子的答复就是“行”“没事”"是啊”“嗯”等敷衍的语句.....。昨天回学校时,还和爸爸火起来了。
开车时,爸爸问他,东西都带齐了吗?他说,齐了。爸爸又问,手机放家里吗?回答,放了。爸爸问,房间的空调关了吗?孩子突然就火了,你是在审问犯人吗?……。于是爸爸的火也上来了,也对孩子咆哮起来,要不是妈妈及时灭火,估计昨天就下不了台。
其实,这些表现都是孩子进人青春期很正常的表现。他对家长并没有什么不满,只是讨厌家长的“审问”。是的,“审问”,这是这个年龄的孩子对家长例行询问的看法。理由很简单,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觉得自己长大了,有了独立自主的权力,不需要父母还像以前一样管得太多;同时也有了自己的小秘密,他认为这些秘密很宝贵,但家长又可能会不赞同自己,但他们对自己的想法、感受和愿望并没有表现出来的那么笃定,自己无法独立理清,却又不敢问家长,求助他们认为此时的朋友更为可靠,将信任、忠诚投向了朋友。所以,不愿和父母沟通了,同时父母管得太细,就会引起他们的不满。

在许多家庭中,孩子青春期的正常表现是会被误解甚至忽视的。在控制欲强的父母看来,孩子的抗拒、隐瞒都是一种争取家庭权力的方式,而这种触动他们的“权威”的表现显然是不被欢迎的。
在孩子变化无常的青春期,父母有点无措但也希望尽快解决问题,此时正常的做法是无条件地接受。关于家其,我对他妈妈做了些建议,或许其他家长也适合:
(1)不要刻意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
要明确一点,孩子在青春期的表现是该时期孩子的普遍特征,他们的行为并没有要针对谁的意思,我们要做的只是用恰当的方法倾听孩子的心声。当孩子不愿倾诉时,千万不要强迫着去询问。否则,孩子感受到的不是你的关心,而是审问,是对他们的怀疑。
(2)重视孩子说的话。
当孩子与你说话时,要积极地、仔细地倾听,即便他说的事情你不了解、不感兴趣。
每个人分享时,都希望得到听者的注意和回应,如果没有得到预期效果,分享者都会放弃分享。孩子也是这样,在对父母做分享时,他会时刻注意父母的表现,哪怕你皱个眉头,他都怕那是对他的否定。父母要试着慢慢理解孩子所言,适时做出简短回应以示自己在听,切忌长篇大论。家其妈妈说,以前接他放学时,在车上孩子什么都说给爸爸听,只是爸爸回应的比较少,偶尔还会教训他几句,比如说“不要骄傲”“不要背后议论老师”“要把心思用在学习上”等等。于是,到了现在,他基本不会和爸爸说任何学校的事了,爸爸偶尔询问几句,他就会烦躁不安,不愿回答。
(3)尊重自己的孩子。
孩子的认知是有限的,有时候他自己也无法判断自己的言行是否妥当。当父母发现孩子的言行欠妥的时候,要让孩子感受到你即便不赞同他,也在努力维护他的尊严。要知道,孩子是很擅长模仿大人的行为的,父母无意间表现出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甚至比日复一日的教导更大。家其的爸爸,是个不善于与孩子沟通的人,每次当家其说起学校里的事情时,爸爸都会以威严的大人自居,总想找点刺头去驳斥,久而久之,孩子什么都不会和爸爸说了,这就是不尊重孩子的后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