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渭区桥南镇曹峪村地处秦岭脚下,村子植被茂盛,多处泉水常年不断,近些年,曹峪村依托特色资源优势,大力招商引资,采用“企业+村集体”的开发建设模式,探索引入民营企业发展民宿经济,盘活壮大集体经济,全力打造山居民宿避暑胜地,实现生态兴农的幸福村庄。

初冬的暖阳,懒洋洋的斜照在秦岭脚下的院落里,躺椅上的猫咪伸着懒腰,远处的潺潺水声和林间的风声回荡其间,一片祥和宁静,令很多身处喧嚣城市的人心神向往。这座清新舒适的农家小院坐落在桥南镇曹峪村,房间整洁温馨,现代设计里交融着浓浓的家庭气息。民宿主理人吕春萍一直在践行她的乡村梦,裸辞离开体制内后,她便一门心思地打造乡间的“诗与远方”。
素心山谷里民宿主理人 吕春萍:这个村子就是有山有水,我们在秦岭脚下,常年有山泉水,植被也特别好,村民也朴实,想择邻而居吧,选一个大家来了可以待的住的地方。

第一次到桥南镇曹峪村考察时,风光秀丽、泉水汩汩的风景让吕春萍感叹“这就是我想要的地方”。10个月时间,吕春萍将两处废弃农院改造成了古朴别致的民宿,一草一木、一砖一石的摆放设计都表达着吕春萍对生活的理解。

素心山谷里民宿主理人 吕春萍:目前做了两个样板间,一期咱们做24个院子,用24节气来命名。为什么用24节气,就是回到乡村以后更能感受到季节的变换,所以一期打算做24个院子,后期的话咱们总体规划是100个院子。

桥南镇曹峪村过去“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村里的经济发展只能依靠核桃、花椒等传统作物,群众增收渠道单一,泉水豆腐、柿子醋等农副产品小有名气,村里的农家乐吸引着周围的零星的散客。
临渭区桥南镇曹峪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杜永红:也有西安的,也有渭南的,上面的空气也新鲜,风景也好,就到上面乘凉来了。
一直以来,单打独斗的旅游经营模式并没有给大部分群众带来经济效益,加上移民搬迁腾退出的老旧房屋,村里的闲置资源逐渐多了起来,如何发展一直困扰着村两委。
临渭区桥南镇曹峪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杜永红:(移民搬迁)这个房子,原来把它交给集体以后,对村里集体也没有什么收益,当时也没有什么好的想法。

2020年,临渭区以“美丽临渭建设”为总抓手,推进临渭美好生活示范区以及银发友好城市建设,构建乡村振兴新格局。为推动美好生活示范区产业集群快速形成,临渭区深入发展民宿产业,素心山谷里民宿村项目正是其中之一。
临渭区桥南镇曹峪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杜永红:当时咱觉得那很好嘛,首先这些东西资源闲置在这,最终也没有效益,村里也没有一点点收入,把这个盘活了以后,村里最起码首先有了收入,包括村民有保洁员一年出上几千元的工费,天天有人扫路了,环境了啥都好了。

民宿项目的落地,不仅村里获得了房屋流转费用,家门口就业的村民还能拿到薪资。
素心山谷里民宿主理人 吕春萍:就业是前期建设也用了大量的劳力,后期运营需要管家,需要安保、公卫这些,还有一些种养殖,后期要让村民在自己家门口就业,把农民变成农民工这样。
此外,民宿村项目还引导村民在自己家门口发展相关配套产业,更好地服务外来游客。帮助村民开展订单式种养殖农业,搭建农作物销售平台,全面带动乡村旅游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