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百科知识

人在去世之后,灵魂去了哪里?

常驻编辑 百科知识 2022-11-29 山川   灵魂   礼记   道家   原子   古人   肉体   宇宙   害怕   物质   意识   人体   东西   生命   科学   财经

人死为鬼,鬼死为聻,聻死为希,希死为夷,夷死为微,微死无形。i7O拜客生活常识网

——南朝宋·幽明录i7O拜客生活常识网

人类是宇宙中最孤独的存在,人类不知自己从哪里来,也不知将到哪里去。天地万千生灵,偏偏只有他们在思考这个该死的问题。i7O拜客生活常识网

《幽明录》说,人死化鬼,鬼死化聻(jiàn),聻死化希,希死化夷,夷死化微,微死将彻底消散,无声(希)也无形(夷)。之后就是微,人生六部变曲,曲终人散,散为乌有,香火也不用焚了,神台也可以撤了。i7O拜客生活常识网

这是古人的感性认知,或者说一种慰藉。那么,人死后灵魂到底去了哪?i7O拜客生活常识网



i7O拜客生活常识网

i7O拜客生活常识网

灵魂去了哪儿

魂字带个"",魄字带个""。看来老祖宗认为,人死后魂魄会化作白云而去。原来,我们最终的结局会如此浪漫而诗意。i7O拜客生活常识网

精神和现实总在矛盾纠缠中前行,毕竟还有低配的"鬼",古人认为他们去了地府。i7O拜客生活常识网


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此谓之鬼。i7O拜客生活常识网

——礼记i7O拜客生活常识网

礼记说,鬼是人最后的归宿,或说是人死后的存在形态。老话说入土为安,是也。i7O拜客生活常识网


诸侯立五庙……庶人无庙者,死曰鬼。i7O拜客生活常识网

——礼记·祭法i7O拜客生活常识网

祭法篇解释得更具体而现实。平民死后无宗庙可立,因此灵魂化为鬼,只能排队前往地府,借星星香火,潦草度黑日。i7O拜客生活常识网

不过,"有种的"王侯将相、达官贵族则不同,他们死后设有宗庙,后代举行盛大祭祀,香火旺盛,人家死后化仙化圣不化鬼。i7O拜客生活常识网

尽管阴阳两相隔,但生前死后都很现实。古人无论贵贱,都极重视墓葬,可见一斑。i7O拜客生活常识网


道家说法简单又玄乎,气聚则生,气散则死。生命只是天地之间的匆匆过客,生于自然,最后归于自然。死亡是归宿,也是起点,如此不尽的轮回。突然觉得好累。i7O拜客生活常识网

灵魂之论符合道家一贯的观点,生死是统一的矛盾体,如同有和无,起和灭。i7O拜客生活常识网



i7O拜客生活常识网

i7O拜客生活常识网

科学角度说灵魂

从物理学来看,人体由数以亿计的原子组成,尸体先在炉里炼一圈,水分子变成蒸汽(真化作白云?),蛋白质等有机物质会碳化,同时与氧气结合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氮和硫等原子会以气态氧化物的形式逃离人体。i7O拜客生活常识网

人体内的氯和汞形成的有害烟雾或蒸汽,会被滤出并收集,并不会排向空中。i7O拜客生活常识网

最终,人体大多数原子会消散天地间,亲人捧走的骨灰只是混杂的矿物质、晶体碎屑和少许盐分。这就是所见的生命最后的全部。i7O拜客生活常识网


人死无意识,但无论何种处理方式,人体原子并不会消失。这算不算灵魂的组成?i7O拜客生活常识网

死亡毁灭了精神意识,摧毁了肉体形态,但原子重回大自然,变成各种新的分子,继续存在于山川大地,在天地间无限循环,本质上是以另外一种方式无限延续。i7O拜客生活常识网

换句话说,我们只要来过这世界,就不会被时间真正抹去,我们一直在天地间,只是变换了形式。当然,我们体内的原子很可能是二手货、三手货……N手货。"相遇就是缘分",说不定就是"曾经的原子和分子相遇"。i7O拜客生活常识网


普遍的世俗观认为,人死时灵魂将脱离肉体,灵魂是一种游离态的物质。原子脱离肉体后重新组成的形态,算不算灵魂的一部分?i7O拜客生活常识网

先人暗示魂魄化"白云",还有道家灵魂论,无疑都契合物理学之说。是不是很神奇?i7O拜客生活常识网



i7O拜客生活常识网

i7O拜客生活常识网

写在最后

任何生命都不会永生,任何物质也不会彻底消失,只是换一个方式重新回归自然,继续无限轮回。生命的尽头是"灵魂"的重生,并继续扮演各种角色,也给人类最真实的宽慰。i7O拜客生活常识网

生命的消失,或许只是结束了或快乐,或悲伤的人生。人生边选择边放弃,边拥有边失去,生命也是拥有和失去的轮回。老祖宗说,逝去是生命作别人间的最后浪漫。天空飘过一朵白云,那是谁人曾经的情深?i7O拜客生活常识网


最终我们是白云,是大树,是花草,是春天的燕子,是秋天的绚烂……别问结局,结局就是我们要躺赢山川大地,大海长空。有一种英魂,则化作天地间浩然正气,万古不朽!

相关阅读:

  • 师父,小清回来了
  • 2022年
  • 520
  • 如何策划一次成功露营?要有这些娱乐设备
  • 黑暗里会发光的句子
  • 人民日报金句摘抄2022年5月26日
  • 溺水经典语录
  • 匆匆五月去,悄悄六月来
  • 有哪些很短很惊艳的文案?
  • 山川异域“粽”是情 “洋腔队”相约龙舟赛场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