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情人劝说李新社,一夜夫妻百日恩,看在夫妻一场的情份上,让朱平秀见见两个孩子,也算是了却她的心愿。
听到朱平秀患病的消息,李新社沉默了,他拨通了大女儿的电话,让她回来看望母亲。
大女儿得到消息,匆匆从外地赶回来,看到母亲,她非常冷静,当年父母之间的矛盾她看在眼里,也清楚母亲嫁给父亲的背景,她心里对母亲是同情的,但母亲多年对她们的不管不顾,却也让她心结难解。
朱平秀拉着大女儿的手,问长问短,嘘寒问暖,恨不得马上把缺失了16年的母爱全部补齐,尽管她一再向两个女儿描述她当年离开家的各种不得已,可是大女儿已经不再是小姑娘,她早早在社会上讨生活,对于母亲回来的目的,她充满了警惕和疑惑。
后来,两姐妹在父亲口中得知了母亲的病情,虽然心里对母亲有怨恨,还是不忍让她独自面对病魔,她们决定为她治病,但是又担心母亲会病好后,再次离开她们。
经过商量,两姐妹对朱平秀提出了两个方案:
1、母亲和父亲去扯结婚证,一家人好好过日子,她们会好好照顾她,给她治病。
2、母亲如果不愿意结婚,不愿意留在这个家,她们也不勉强,但从此,她们不再欢迎她回来,也不会再见她。
朱平秀听到女儿们的方案,她显得很为难,说自己还没有做好准备,湖南老家和浙江那边还有很多没处理的事,她需要时间去处理和考虑。
她还说:“当年是你们的爸爸总是打我,我才跑出去的,我担心我回来,他还会对我不好。”
邻居们听了,纷纷表示,李新社在他们眼中,是个忠厚老实的人,并不像会打老婆的人。
李新社也对此事表示否认,他让朱平秀复述被打的时间和背景,朱平秀又支支吾吾说不出来。
小女儿拍着胸口保证,以前的事是什么样她不知道,但只要母亲回来,她一定会保护好她,不让父亲动她一个手指头,而且家里的条件也不错,母亲回来也不会吃苦,只要她愿意和父亲结婚,晚年肯定是有保障的。
尽管大家一直开导朱平秀,可是朱平秀始终忧心忡忡,欲言又止。
原来,朱平秀在浙江还有个40岁的男朋友,他们同居了十年,并没有分手,朱平秀至今心里仍然牵挂着他,而她回来寻亲的目的,除了看望女儿,还想为自己的晚年争取多一份的保障,现在她的病也需要钱去治,可是她男朋友表示,他没有钱给她治病,让她自己想办法。
朱平秀很爱这个男人,但这个男人喜欢喝酒和赌博,常年身无分文,喝醉了还会打她,酒醒了又向她道歉,每次挨了打,朱平秀都会打电话给老家的亲戚哭诉,大家都劝她离开那个男人,找回自己的亲生骨肉,可是每次那个男人和她说几句好话,朱平秀又会原谅他。
朱平秀一直记得,当年她从河北跑出来,颠肺流离,食不果腹,是这个男人帮助了她,她坦言,如果不是这个男人,她早就死了,正因为这个男人对她有恩,所以她对他死心塌地。
朱平秀的亲戚都觉得这个男人并不是良配,不但不上进,还有暴力倾向,在朱平秀生病后,却让她自生自灭,而且那个男人没有结过婚,而朱平秀因为手术早已经摘除了子宫,丧失了生育能力,他不可能娶她,两人更不可能有未来,朱平秀如果再一意孤行,晚年将会很凄惨,他们都劝她回到李新社身边,起码有两个女儿会帮助她,照顾她。
面对亲戚们的劝解,朱平秀完全听不进去,她语出惊人地说:“他只是心情不好才会对我不好,平时还是很好的,哪怕是他打我,也比李新社对我好。”
她还埋怨亲戚们只会让她回河北,却完全不理解她当年吃了李新社多少的苦头,而且她最担心的是,自己抛家弃女十几年,李新社绝不会原谅她,到时候她又该怎么办?
亲戚们见她听不进去任何话,也不再多言,只是让她自己想清楚,毕竟河北有自己的亲骨肉,可是她男朋友什么都给不了她。
朱平秀在河北呆了几天,所有人都在劝说她留下来,并许诺会不计前嫌,好好帮她治病,本来她的态度已经有所松动,答应回老家处理好事情就过来一家团聚,可是她接了男朋友一个电话后,态度大变,表示不愿意再嫁李新社。
她最终还是选择了现男友,选择了一条最为艰难和凶险的路,本来,她有机会弥补女儿缺失了16年的母爱,可以安享晚年,可以拥有稳定的生活,甚至一个幸福的家,可是,她拒绝了,她甚至还提出,想让李新社给她一个女儿作为依靠,可是想到自己这么多年来,毫无付出,她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