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印度的贫富差距很大,孟买繁华的市中心有一个叫做达哈维的城中村,它的面积仅1.75平方公里,里面却居住着百万贫民,它是亚洲最大的贫民窟。但是在贫民窟不远处就是高楼林立的富人区,仅一墙之隔,但是却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
14.唯一值得庆幸的就是印度的消费水平不高,1000元人民币可以在印度生活10天半个月,在那里吃一顿饭只需要三五元人民币,理一次发只需要3元,坐一趟嘟嘟车只需要3元人民币。
15.印度的空气质量真不怎么样,外面总是雾蒙蒙的,看上去心情有点压抑。
16.印度人回答问题时,通常头部都会向左右两边点一下,这是代表“没问题”“好的”。
17.印度许多地方,都没有门牌地址,当地人习惯以地标、桥梁、寺庙、市集作为辨识。
18.我发现印度人特别爱吃甜食,大街上随处可见一种油炸的小饼,甜的让人受不了,但是印度人很喜欢吃。
19.我在集市上看到有人卖一种树枝,据说是一种叫“印楝”的树的枝条,可以用来刷牙。
20.去印度之前听说印度是免费医疗,到那里之后才知道免费仅限于公立医院,可是公立医院在印度医疗体系当中所占的比例大约只有20%—30%,不能够解决全部问题,所以许多人不得不去私人医院就医。
21.印度最著名的大学是印度理工学院,据统计这所大学的录取率非常低,仅有2.89%,相比较而言2020年哈佛大学录取率为4.92%,宾夕法尼亚大学录取率为8.07%,耶鲁大学录取率为6.53%,印度理工学院堪称是全球录取率最低的大学之一。
提到这所大学,印度人总爱讲一个有趣的段子: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在开学时看到一名印度新生,便好奇地问:“你们的印度理工学院也很厉害,你为什么选择麻省理工?”印度学生苦笑说:“因为我没考上印度理工学院。”
不得不说印度人自夸自擂的本事还真是不小,不过印度理工学院确实非常难考。
22.印度种姓制度虽然已经废除了,但是影响还在,印度目前有13亿人口,其中高种姓人只有1亿左右。高种姓人和普通人在生活境遇上有天壤之别。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这4大种姓的人高高在上,掌握了印度绝大多数财富和权力。
结束语
感觉印度是个很奇怪的国家,有许多奇特的风俗,生活习惯也和国内有很大不同,最近印度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不知道目前情况如何,希望那里早日恢复平静。
2018年去的印度,让人无法忍受的不是脏乱差,而是印度人对我们认知,觉得我们人傻,吃的东西又脏又不好吃,活的又累又窝囊。
那一年,女朋友去到印度出差为期9天。可是第二天打电话跟我说,实在无法待下去,去之前已有心理准备,带了蛮多旧衣服,打算穿一件扔一件,回来那天把鞋也丢掉。
说着说着声音有些哽咽:“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在印度的第二天,当地那种“喧闹”让人崩溃,各种车喇叭齐鸣,人声犬吠交织,几秒钟足够让人烦躁起来,那种“来自血液里暴躁”的感觉,还遇到老男人肆意打量的眼光……这工作这薪资宁愿都不要了,也不想多待一天。”
若干天后,我明白了她那种感受,但我还是在印度待了2个月。因为我不想走马观花,拍拍照发好友圈,证明来此一游过。而是想看看印度是否如传闻那般,也想邂逅在不同国度下长大的居民,其生活习惯、状态、习俗有何不同,他们眼中世界的样子,对待事物的看法等。
初识印度——神秘的面纱缓缓落下
1、我是从深圳飞往印度加尔各答,于当地八点多到达,可能是机场建的比较早,候机楼看着比较简陋。虽说是初次来到印度,但并没有给我带来太多的兴奋感,或许是此场景我早已幻想过很多遍,那刻内心是平静的。走出机场门口,迎面而来一群皮肤黝黑的印度司机围上来,拖拉我行李的时候,我也并没有多少负面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