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百科知识

幼儿园该不该教孩子识字、拼音、算数?

常驻编辑 百科知识 2022-11-30 拼音   幼儿园   智力开发   幼小   古诗   课本   幼儿   家长   兴趣   课程   老师   宝宝   孩子   小学   知识   财经
Yr6拜客生活常识网

之所以没有在幼儿园强制他,是担心他小学上课不认真听讲,更担心提前的强制学习会扼杀了他学习的兴趣,得不偿失。Yr6拜客生活常识网

现在为止,很多提前接触到的知识他都已经忘记了,但是没关系,正是因为他有了不复习就会忘这个状态,才会在上课的时候用心地听,更会明白复习的重要性。Yr6拜客生活常识网

现在我一正言辞和他约定并遵循:上了小学,成为小学生会后,不能懒散,老师教授的知识要及时巩固和复习。我们目前的重点是培养他的专注的好习惯,改掉墨迹的坏习惯。Yr6拜客生活常识网

如果孩子在小学以前一点都不接触那些知识,只盼着上课跟着老师的节奏,认识每一节课后的生字,熟悉大小符号等算数内容,家长和孩子的压力挺大的,家长和孩子也需要经历一段艰难的岁月。如果没有正确的方法引导,孩子容易被那些知识点吓住,影响今后学习的兴趣。那问题可就有些严重了,毕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Yr6拜客生活常识网

Yr6拜客生活常识网

Yr6拜客生活常识网

Yr6拜客生活常识网

我的孙女上的是公立幼儿园。基本上是不教识字,拼音和算术的。到了大班,一半孩子都不上幼儿园了,都去上幼小衔接班。我的孙女没有上幼小衔接班,但宝妈亲自给她上的课程,远远超过了衔接班。宝妈规定:宝宝每隔壹两天要背会一首唐诗。晚上睡觉前听唐诗朗读。白天放学后,我再给她讲诗词大意,有时下载一些与诗词相关的视频,或者将诗词编成故事情节。表演给宝宝看,然后跟宝宝分别装扮故事里的人物或动物,和宝宝一起表演。让宝宝在玩中学习,在充分理解的情况下学习。育教于乐,这样的方法要比死记硬背好很多,大大提高了孩子对学习的兴趣。不仅记得快,而且记得牢。Yr6拜客生活常识网

另外,每天晚上吃完晚饭,宝妈都要亲自给宝宝上课一小时,然后宝宝自已练习半小时。其课程涵盖了小学一年级的全部课程。由于宝妈教育有方,孩子学得很轻松。进度也相对较快。并不比衔接班的孩子差。宝宝现在5岁多,体育,跳舞,绘画在同龄孩子中都名列前茅。学霸的母亲希望能够培养一个超学霸的孩子。Yr6拜客生活常识网

Yr6拜客生活常识网


Yr6拜客生活常识网

Yr6拜客生活常识网


Yr6拜客生活常识网

Yr6拜客生活常识网


Yr6拜客生活常识网

Yr6拜客生活常识网


Yr6拜客生活常识网

Yr6拜客生活常识网


Yr6拜客生活常识网


Yr6拜客生活常识网

Yr6拜客生活常识网


Yr6拜客生活常识网

Yr6拜客生活常识网


Yr6拜客生活常识网

Yr6拜客生活常识网


Yr6拜客生活常识网

Yr6拜客生活常识网


Yr6拜客生活常识网

Yr6拜客生活常识网


Yr6拜客生活常识网

Yr6拜客生活常识网


Yr6拜客生活常识网

Yr6拜客生活常识网

Yr6拜客生活常识网

Yr6拜客生活常识网

识字是必须的,但不是单纯识字,这没有用处。拼音是必须的,为了她可以自己查字典。算数不用提前教,等老师教吧。为什么?我详细讲讲吧。Yr6拜客生活常识网

幼儿识字,是为了更早可以自由阅读,越早实现自由阅读,就可以越早地了解世界,这对孩子早期智力开发很有用,智力开发不是天天都可以的,出生开始,孩子智力迅猛发展,越大速度就越慢了,所以必须抓住早期智力开发期。Yr6拜客生活常识网

幼儿时期的孩子精力充沛,像一个大水池,无处可去。这时候你开一渠道,引流就去哪了,很容易成功。孩子长大了,方向多了,像决堤了的水池,很难引导了。很多父母到了这时期,就感觉束手无策,甚至绝望了。Yr6拜客生活常识网

所以幼儿识字是必须的,但不是单纯的识字,必须是为了阅读而识字。不要认为识字就一定爱阅读,不!识字与爱阅读之间还有条鸿沟,家长必须重视。否则,识字再早也没什么意义了。Yr6拜客生活常识网

既然她能识字,爱阅读,那就必须教拼音,让她可以自己会查字典。不会查字典就如同牵着孩子她可以走,放了手她走不稳,走不远。让她会拼音,会查字典,就如同培养她不用牵手也可以自行千里啊。

相关阅读:

  • 李承铉戚薇用拼音谈的恋爱?跨国籍恋爱还可以这样,羡煞众
  • 吕字拼音怎么打(绿字的拼音怎么打?)
  • 吉怎么读(来到吉的拼音)
  • 野怎么读(野字怎么拼音)
  • 侨怎么读(侨的拼音是什么)
  • 焘怎么读(拓跋焘的拼音)
  • 咸怎么读(咸的拼音和组词)
  • 粘字怎么读(粘在水泥道上的拼音)
  • 嗲怎么读(dia拼音怎么读视频)
  • 罕怎么读(罕的拼音怎么写)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