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心理学20多年,认真的告诉你,没法快速的认识一个人。
我给你说下为什么。
我们总在说人性,你知道欺骗也是人性的一部分吗?
实际上,欺骗才是人类最爱和最擅长的事情,这比赚钱更过瘾,长盛不衰,每个人,看好,是每个人都喜欢欺骗,不仅骗别人,也骗自己。
因为欺骗是人性之本,所以,我们才强调忠诚,诚实,可靠,等等一切诸如此类的好品质。
研究指出:每个人每天至少会骗别人20次,包括说谎。
总之,生活充满了欺骗。

每个人都在以无数的伤害或非伤害性的方式欺骗别人,我们告诉别人,告诉自己,告诉孩子这个世界是真诚的,其实是违背现实的。
因为现实是:进化生物学上的研究证实,人类善于欺骗,因为欺骗可以获得更好的感受,也可以获得更多的回报。虽然这个结论跟我们期望的世界诚实有点背道而驰,但结论是真的。
一个最显著的例子是基因传递的回报:说撒谎的男人,比那种老实巴交的男人,更容易获得女人的芳心,从而获得更多的生殖机会。网上说的,女人总是在玩够了之后,再找个老实人嫁了,是有科学依据的,因为骗子好玩。
这其实是一种进化策略,其他的社会性动物也擅长此道,比如黑猩猩,黑猩猩喜欢干一件非常不地道的事情是:带头的黑猩猩会带领族群远离喜欢的食物来源,然后自己偷偷摸摸的回来,自己吃独食,而且他们之间还会相互隐瞒。
这就是欺骗,狡诈,熟不熟悉?是不是似曾相识?
虽然欺骗作为一种进化策略,但实际上,欺骗并不能长期地带来好的结果,因为受骗的人不喜欢被欺骗,而且,包括黑猩猩在内的社会性动物,都不喜欢被欺骗,如果被骗了,就会反感。所以欺骗是一种在社会性动物中,此消彼长的现象。

即,当社会性物种的整体道德水平高的时候,欺骗就减少,当社会性物种的整体道德水平低的时候,欺骗就多。
看看我们现在生活的环境,你有什么想法和共鸣吗?
欺骗作为一种人性,永远不会被消除,面对欺骗,只能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了。这是我多年来的经验,我一次都没有被骗子骗过,但我被朋友骗过,这就是我要说的核心。
其实骗子一点也不可怕,对付骗子,只要做到,不贪,不信即可。不贪这个概念很好理解,不信这个概念我说一下:从我的角度出发,我不相信任何不认识的人,不知道的事,需要我去相信他们,我必须先证伪,这是前提。
当然,证伪其实是一件技术性的事情,如果你不具备这样的技术,恐怕也有点难,技术不仅仅是对各种工具的使用,比如网络,搜索,还包括社会关系网的运作,对知识的整合运用,以及思维模式等等。

我举个例子,我之前有一个追求者,她要跟我结婚,但我怀疑她,所以我破解了她的邮箱和社交网络的账户密码,从而证实了我的猜想,她果然是个女海王。当然,这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了,在这里只是一个比喻。
因此,你必须知道,人的伪装和欺骗,是常态化的,你要应对这种常态化,深刻地认识一个人就必须花时间,花精力,知根知底,把他说过的话,做过的事情,整合在一起。虽然欺骗是人性的一部分,但人性也有其他的东西,当你把一个人做的事情和说过的话,都拼成一副图的时候,你自然就知道他是什么人了。
这必须花时间。
我研究过很多识别他人的心理学技术,但是,都无法对抗人性中的欺骗,因为这东西常态化。虽然也有一些技术性的手段可以识别某些他人的心理行为,但都是肤浅的,比如从人的微表情来判断一个人,从一个人的行为举止来判断一个人,严谨的说,这有失公允。
所以,如果你想快速地识别一个人,就要跟他有共同生活的经历,是必须的。那时候,他的行为就会被放大,在显微镜下,人的猫腻,是藏不住的。
所以给你一个建议,不要轻易谈感情,不要轻易信任一个人。
如果你想深刻的了解一个人,必须与其产生交集,而且是持久的交集,通过交集,不需要你有任何心理学技术,你自然会识别他,在你识别他之前,不要信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