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经他人事,莫劝他人善,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你怎么看?
黄姨的父母被分配到北方的农场,黄姨下乡后,再也没有见过父母,通信都不是很顺畅;知青一般家里人都会寄吃的,黄姨却从来没有收到过,她的父母和亲戚自身都难保。
每次外婆给母亲寄来的东西,母亲都会和黄姨分享,黄姨有时觉得不好意思,母亲就会说:“小时候,我老是去你家蹭吃蹭喝,你问我还过吗?”
20岁那年,经过二舅舅的介绍,母亲认识了在南京当兵的父亲,两个人开始通信;母亲还和黄姨说:“我给小炳写信的时候,告诉他让他留意一下,有没有长得好看的,人品过硬的战友,介绍给你。”
可惜母亲的话说过没有多久,黄姨就出事了,黄姨去河边洗衣服的时候,站着的石头松动,她一下子掉到河里,黄姨不会游泳,是村里一个叫詹清峰的小伙救了她。
事后,黄姨也拿着鸡蛋面条白糖去谢过詹清峰,詹清峰的母亲也收了东西,按正常思维,应该是两清了。
可没多久,村里就传出了一些不好听的话,说黄姨在被詹清峰救上来的时候,被他摸到过身子,黄姨不清白了,那可是70年代,名节对于一个女人来说,太重要了。
母亲很愤怒,和那些多嘴多舌的人吵了起来,可就算这样,流言蜚语并没有消失,反而越演越烈,好像黄姨除了嫁詹清峰,就没有第 二条路可走。
黄姨性格软弱,被外面的流言压得喘不过气来,她郁闷死了,父母都在劳 教农场,她不知道该怎么办?
这时,詹清峰的母亲来到了知青点,她告诉黄姨:“我家儿子,本来是好心救你的,却被别人传得这么不堪,现在唯 一的办法就是让清峰娶你。”
“怎么?”
黄姨不想嫁詹清峰,黄姨相貌秀丽,个子也高,有168公分,虽然是初中毕业,但她懂俄文,英语,3岁时父亲就给她启蒙了。
詹清峰比黄姨矮,看上去还不到165公分,而且他小学都没有毕业,家里还有一个哥哥,下面还有3个妹妹,家里挺穷。
黄姨家是书香门第,和詹清峰门不当户不对,可那是70年代,贫下中农Z光荣,黄姨还怕自己连累父母,无奈只能答应詹清峰母亲。
把母亲气得骂娘,“你说,流言会不会是詹清峰他们家传出来的,这样可以逼着你嫁给他,还可以不用花一分彩礼。”
“应该不会吧,如果我不肯嫁,他们不会亏了吗?那天他把我救起来的时候,旁边也有人看见的。”
黄姨给父母写了封信,告诉自己要结婚的事,可父母在她和詹清峰结婚后,也没有回信,让黄姨又十分担心父母。
黄姨和詹清峰结婚以后,虽然婆婆要给黄姨做做规矩,但詹清峰对黄姨还不错,家里有点好吃的,也会偷偷藏着给黄姨。
母亲在黄姨结婚后一年,也和父亲结婚了,而且母亲从农村去了二舅舅厂里做了临时工。
黄姨依然还留在农村,她的父母还依然没有消息,母亲回城以后,也会买些东西给黄姨寄回去,她希望黄姨可以过得好一点。
1974年我出生了,黄姨也在同年比母亲晚2个月生下她的第 一女儿,婆婆很不高兴;黄姨大女儿2岁多的时候,黄姨再次怀孕,这时她的父母也从农场回到原来的工作岗位。
父母把黄姨和她女儿接回家,让黄姨准备参加恢复的高 考,虽然这些年一直干农活,没有看书,但黄姨的基础毕竟还在,在父亲给她请来的家教的培训中,黄姨学得不错。
黄姨刚生完孩子1个多月,就进入了考场,黄姨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父亲的母校,东南大学,她学习的也是建筑学。
父母在回城以后,见过女婿是想让女儿离 婚的,两个孩子,他们可以帮着带,帮着养;在黄姨父母眼里,女儿是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了。
可黄姨不同意,她不想让自己的两个孩子失去父亲,黄姨父母从小就很顺着她,没办法,只能把女婿也带进城,黄姨父亲把他安排在建筑公司工作。
黄姨女儿还小,她又要去江苏上学,她舍不得女儿,这时她婆婆让她小姑子跟着黄姨去上学,帮着照顾孩子。
黄姨带着孩子和小姑子艰难地上完5年大学,回到了家乡的设计学院工作;黄姨很感谢小姑子这些年的照顾,让父母帮着照顾小姑子,给她在城里找了份工作,并且解决了户口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