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感觉股市中谈交易理念与感悟的老股民很多,但谈选股思路与交易策略时都变成了哑巴?
论证理论的正确与否,不是一次两次的投资方式就能论证,也不是单凭想象就能论证,而是要通过实践才能论证。就算是老股民,实践的次数也是有限。很多投资者一生的投资次数没有超过100次,并且这100次的投资方式又有着极大的不同,又何来验证方式方法的正确性呢?是不能的。
所以,对于绝大多数的老股民口中的理念、感悟,深入股市实践的时候,是薄弱的、不可行的,仅仅是一种理念与感悟。可能这种理念与感悟很接近结果,但实际又忽略了过程可能存在的问题。之所以我们将投资定位为四大步骤:选股、择股、执行策略、应对方案,除了执行策略还有应对方案,而这应对方案则是预测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甚至包括心理波动。
策略执行与实践有关,如果制定执行的方案越是细致,那么可能产生的心理波动也就越小,造成的损失也就越小,进而成功率也就越高。
但是,老股民在投资的过程中有没有注意这些呢?可能每一次投资的策略执行,都是不一样的。在未通过大量的时间与丰富的实践红论证,故而在讨论策略时也就没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