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弟进厂后还一心想上大学,就利用业余时间报名参加了成人自考班,每周去参加面授听课,风雨无阻。记得有一次冬天赶上大雪,下课后班车停运,他步行往回赶,凌晨三点才踏进宿舍大门。
就凭借这股不怕吃苦的韧劲,我弟两年时间顺利拿到了自学考试财会专业大专文凭,每门功课都在90分以上,被自考辅导机构评为优秀学员。又过两年通过了财会专业的本科考试。
期间他们单位机关招聘科员,条件是大专以上学历,那时我弟刚拿到大专文凭就派上了用场,顺利成为劳动组织科的一名科员。
九十年代中期,办公电脑还没普及,刚好单位进了两台电脑,分给了劳动组织科一台,科里都是老同志,正发愁怎么摆弄这个新武器。
这是单位进的第一批办公电脑,以前大家都没接触过。我弟利用两晚上的时间,就摸索着实现了打字办公,老同志们都夸:“这小伙真行,一看就懂,一摸就会。”
后来我弟自学了数据库编程,把单位的员工信息都整理进库,大大提高了办公效率,更让同事们刮目相看。
我弟逐渐成了单位办公电脑使用方面的能手,有问题机关的同事们都找他帮忙,这也引起了单位领导的注意,把他调到了综合办协助领导做日常事务性工作。
我弟干事认真,责任心强,替领导考虑问题周到细致,深得领导赏识。领导就把亲戚家的女儿介绍给我弟,一个知书达理的北京女孩,是当地一所中学的老师,现在就是我弟媳。
我弟24岁就当了单位人事劳动科科长,成为了单位当时最年轻的正科级干部,当时他们单位职工超过4000人,算是工作上混得风生水起。
我弟结婚后最初没有房,就住在单位家属区的两间小平房里,冬天冷,夏天热,还要每天去外面担水吃,居住条件比较艰苦。
后来单位的效益越来越差,工资只能发生活费,濒临倒闭。我弟就跳槽,进入了一家科研单位做人力资源管理,工资一下翻了两番。
之所以能顺利跳槽,还是得益于我弟拥有了本科文凭,满足这家单位岗位招聘的硬件条件。
由于刚需,2004年我弟两口子咬牙贷款买了第一套住房,面积近100平米,总房价45万。当然,现在这套房的价格已涨得不忍直视了。
2006年我弟老丈人家所在的城乡结合部大规模拆迁,共补偿了5套住房,老丈人给我弟一家三口分了3套。
更让人意外的是,我弟原单位已破产,但平房家属区还住着很多人。那片区域也被纳入了拆迁范围,当时的政策是平房谁住补偿就给谁。
我弟虽然买了自己的房子,也搬了家,但两间平房还堆着家里的杂物。没房子的一个哥们找到我弟,希望我弟把房子腾出来让给他住。
我弟正在犹豫什么时候腾房,拆迁政策就下来了,由于他是两间平房的实际占有人,给他家补偿了一套80多平米的住房。现在这套房价格已经翻了N倍。
我弟在北京的这几套房,每月租金就是一笔可观的收入,再加上两口子的工资,妥妥算是北京人当中的富裕阶层。
我弟凭借自考取得的本科文凭,又读了在职研究生,通过了高级会计师的评审,还考取了注册会计师的资格证书,在单位一直是骨干,占据着重要的工作岗位。
如今,我弟家儿子大学在读,一家三口生活得幸福快乐,令人羡慕。
我弟的好运当然离不开他自身的努力。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我弟好学上进,自考取得了学历,满足了岗位招聘的硬件条件,这才是他改变命运的关键。
当然,如果当年没有顶班的前提,他后面的一切也不可能发生,更谈不上华丽转身。
我觉得我弟就是一个最幸运的男人。

有一朋友2015年还身无分文至今七年身边已有三亿,他没中彩票也没有高学历更没有家庭背景,不知道这是运气还是努力又或许是命运和朋友的指引?我想都有。他2006年参军在部队各方面表现优异,营连领导都让其留队,他说不喜欢长期这种环境生活,其实他知道自己学历有限又没背景不能当将军,话说不想当将军的战士不是好战士,他内心也确实不喜欢那种生活尤其是一辈子,但祖国有召唤他仍会毫不犹豫的冲在第一线。退伍后他在老家进入一家私企混了四年,没余下一分钱更重要的时间过去了事业一事无成,他很替自己焦虑着急,所以拿着刚发的一个月工资毅然决然的辞职了,没联系战友朋友没找着工作就去了深圳,网上找了几个不合适,一个月工资剩下不到五百时在龙华汽车站旁边的旅馆住下了一晚50,因为当时很企业在那招人,心想总不能饿死吧,第三天的时候汽车站路边有不少人围观一招工牌包吃住也参与了其中,被一大巴车拉了过去终点站龙华富士康,说一会有人来面试不用进车间但只要三人心想尽量争取,几十人挨个介绍有幸被录取,H栋四楼物料部南北的北面包装区,穿梭在一楼备料四楼发料成品运输至二楼仓库,做了四个月存下接近七千元,主要龙华汽车站那几天明白了兜里没钱吃饭的苦,同时也是为找下个工作的准备,到了大概第五个月吧,也就是2014年初的时候,有个在深圳朋友联系说在做金融,问我去不去仍是毅然决然的当天办理离职,深圳罗湖深南大夏,三个月的周期第一轮业务以全公司百十人第一的成绩晋升副经理,同事十一点下班他一点,回到宿舍躺在床上学习相关知识最少一小时,因为他知道找到了自己的路。副经理时开始参加培训和参与股市授课环节,他在老家工作的时候就尝试过去了解股市,但没有机会和引路人,而这段期间他私下一直在学习股市技术面深入的接触了股市,这也是他进入金融行业的初衷,刻苦钻研加上这方面的敏感和天赋,第一次授课就爆走了,客户回应强烈他没想到公司也没想到,没有意外还是团队第一的成绩到经理,授课三个月成为公司的主讲老师,一节课是一小时,课前有提纲发到工作群和客户群,所以一节课下来不但要有足够的实盘风险和机会的判断,更需要丰富的技术面撑场,尤其是收盘时间更需要。经理再到营业部经理再到自己出来做公司,两年时间完成,2016年的时候他身边接近有900万,回到老家给了俩姐各六十万,买了一套房一辆车,剩余五百万不到,当时是金融行业的顶峰期,但他进入金融行业的初衷没变,这个市场才是最大的财富,只有这个市场永远在,他热爱的是这个市场股市而不是金融行业,也可以说急流勇退吧。2017年四百万入市,三百万跟着国家在2015年快牛过后的慢牛政策推出和后面的科创板与注册制改革布局,慢牛政策代表横盘震荡,而科创板与创业板涨代表普涨行情,普涨行情拉指数显然背离慢牛政策,白酒汽车整车有色煤炭电力这些没有科创股创业股大方向他都把握了,但那一百万短线操作十个月亏的一分不剩,真的一分不剩,因为中途有仓位加入,也正是这一百万的亏损悟道,因为之前在担任主讲时学习了各种各样的技术面,在金融圈里工作也比一般的股民更了解股市,加上这方面的天赋所以他有自己的独特理解,这一百万基本倒在了追涨上面,倒在了越亏越换平凡操作上追涨换强上,他一直坚信这种操作没错,只是技术不够看不透龙头,需要一个这样试错的过程,舍小利换大利的过程,事实也没错,因为当时他的技术面已经很强,对板块转换尤其个股的判断基本一周内都会出涨停,并且操作和技术判断上已经一段时间没有丝毫的进步,所以必须突破这个阶段,他说龙头成交额要保持在六亿以上的,大成交方便主力资金出入,开盘低开不拉秒走,龙头一定是高开并且回调幅度不会很大,让人很舒服的持有感并且都是早盘涨停,个股有明显的线条节奏操盘痕迹,有时市场甚至一段时间没有龙头,一字板或横盘突然板的都不是龙头,没有就不做只做线条节奏操盘痕迹上来的人气龙头,也留意板块的持续力,就这样2018年短线仓逆势五倍收益,至今超三亿深圳上海长沙杭州都有购房,这个人就是我自己,运气努力朋友引导命运的道路都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