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百科知识

居家核酸期间为何会被赋黄码?码黄了该怎么办?

常驻编辑 百科知识 2022-12-03 核酸   滨江   阴性   阳性   杭州   疫情   防疫   患者   工作人员   风险   情况   小区   财经   健康   工作   社区

我是过来人,我说一下我的感受!dqB拜客生活常识网

2022年8月底,我成了C类密接者,然后居家隔离了,不准出门。隔离的第一天就被附黄码了,早上有医护人员来给做核酸,第二、第三天没有来,第四天来了又做核酸,第五、第六天没有来,第七天又来做核酸,每次检测都是阴性。一直到最后一天下午黄码转绿码了。dqB拜客生活常识网

其实被赋予黄码就是因为已经成了密切接触者,怕万一检测出来变成了阳性,所以赋予黄码,就是让不要乱跑,好好呆在家隔离。这样就是为了避免社会面流传。又让疫情一发不可收拾,劳民伤财。dqB拜客生活常识网

dqB拜客生活常识网


dqB拜客生活常识网

dqB拜客生活常识网


dqB拜客生活常识网

dqB拜客生活常识网


dqB拜客生活常识网

dqB拜客生活常识网


dqB拜客生活常识网

dqB拜客生活常识网


dqB拜客生活常识网

dqB拜客生活常识网


dqB拜客生活常识网

dqB拜客生活常识网

如果成了密接了,码变黄,就要知道不要乱跑,如果你的几次核酸检测全部是阴性,那么就会以这个检测结果来让你的健康码自动变绿,所以,如果你的健康码变黄了,几次检测结果出现了阳性,那么就直接很精准的把你拉走隔离,从而不用造成社会面的传播,这是为了社会上大家的安全着想,也是为了你的安全着想。dqB拜客生活常识网

所以健康码变黄,就老老实实的呆在家,哪也不要去,大门也不要出,拒绝和外面的人接触。做几次核酸检测,看是否是阴性,如果阴性,那就坐等黄码变绿码,然后等到解除隔离那天再出来。如果是阳性,那就等防疫工作人员把你拉走接受治疗!dqB拜客生活常识网

dqB拜客生活常识网

dqB拜客生活常识网

居家核酸期间被赋黄码主要有两种情况。dqB拜客生活常识网

第一种情况:“时空伴随”,指的是14天内与患者在同一个时间和空间网格内(800米*800米)共同停留10分钟。14天内,不管是身体上擦肩而过,还是通信信号的漂移,都可能认定为时空伴随,从而使你健康码变黄。码黄了,只需3天2检(需间隔24小时)核酸均为阴性即可正式转为绿码。dqB拜客生活常识网

第二种情况:未按社区规定按时核酸,(看社区风险等级,高风险需一天一检,中低风险可能两天一检也可能三天一检,总之要看社区通知,让做的时候一定要去做。)被赋予黄码,需及时做核酸检查,核酸结果为阴性即可转绿码。dqB拜客生活常识网

dqB拜客生活常识网


dqB拜客生活常识网

dqB拜客生活常识网


dqB拜客生活常识网

dqB拜客生活常识网


dqB拜客生活常识网

dqB拜客生活常识网


dqB拜客生活常识网

dqB拜客生活常识网


dqB拜客生活常识网

dqB拜客生活常识网


dqB拜客生活常识网

dqB拜客生活常识网

dqB拜客生活常识网

dqB拜客生活常识网

居家核酸期间被赋予黄码一般情况下是疫情防护大数据测控的需要和结果。不过无须担心,出现黄码后及时向所在社区报告情况,社区会及时派医生上门服务做核酸检测,做1~2次即可转为绿码。dqB拜客生活常识网

dqB拜客生活常识网

dqB拜客生活常识网

去年,因工作和个人学习需要,我老婆被派往杭州省儿保滨江院区进修半年!今年过年前乘动车回家,第二天杭州滨江疫情爆发。我老婆租住小区有一密接确诊患者曾前往小区朋友家吃饭,整个小区被赋黄码。由于我老婆在医院工作,每天都要检测核酸,包括从动车上下来第一时间,就在出站口检测过了,随即向社区申报,包括在杭州租房的社区和我们家的社区,然后去她工作的医院采了核酸,都是阴性后,直接申诉,两个小时左右吧,健康码由黄转绿!dqB拜客生活常识网

被赋黄码不要紧张,防疫需要而已,如果是静默状态,那就等着工作人员上门采核酸,一切听从指挥就行了。一般几轮检测下来没问题,就会变绿了!

相关阅读:

  • 外地学生回北京需要核酸检测吗2021
  • 2021发烧还用做核酸吗
  • 新冠疫苗打完48小时内可以做核酸吗
  • 台媒曝王力宏已悄悄做完核酸无法续住,26 日隔离结束须
  • 2022春节自驾回家需要做核酸检测吗
  • 核酸检测多少钱一次(早上10点做核酸下午可以拿)
  • 核酸检测一次多少钱(个人去哪里做核酸检测)
  • 核酸检测多少钱(核酸检测20块跟60块的区别)
  • 核酸检测要多少钱(2021核酸检测一次多少钱)
  • 做一次核酸检测多少钱(48小时核酸检测提前几天做)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