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特别高兴,于是经常写,随着采稿量增加,他也不用找办公室主任改稿子了,自己写了直接去投稿。

后来,单位领导看他文章写得好,又将他从打字员的岗位上调到了办公室,专门起草各类文件,为领导写稿件。
在办公室里干了几年,他的材料越写越好,协调处理工作的能力也越来越被单位认可,被领导赏识。
乡镇机构改革那一年时,他作为合同工赶上了,转为正式干部,后来他又参加了公务员考试,成为一名基层公务员。
他工作能力有目共睹,几次被列为后备干部,在一年换届选举时,被选为副乡长,之后又调到这个镇上任职党委副书记。
他说自己一路走来,遇到了好几个贵人,贵人提携他帮他,不是说他给了贵人什么好处,而是人家看上他特别努力,而且能扑下身子踏踏实实干工作,交给他的事都能靠得住。
副书记说,他在基层干了这么多年,有个很深的感触,就是能干的人比不上会写能说的人,会写能说的人赶不上既能干又能写会说的人。所以要想在一群年轻人里面脱颖而出,除了要会干工作,还要会写能说。
副书记问我能不能提起笔?我说能,从学校到参加工作,我一直在坚持写日记,可是不一定能写好公文材料。
他说看我的字在年轻人里写的是最好的,没想到我还有这个好习惯。
他说不会写不要紧,只要有文字基础,就好办。
副书记向我介绍了两本书,《公文写作技巧》和《公文写作大全》,他建议我再买一本《现代汉语字典》,我一一照办了。

按照副书记的点拨和指导,我每天晚上没事了就到办公室里看文件、看内参、看报纸,遇到有用的,要么剪贴下来,要么在笔记本上抄下来,总之为了积累资料,我做了一本厚厚的剪贴本。
我学习各种知识,只要和乡镇和农村有关的政策、信息我都看。
看完之后,我除了写心得外,也开始向本地的宣传刊物上投稿,虽然采用的不多,但依然给了我信心和动力。
那一两年,在其他女同事打牌、织毛衣、玩的时候,我一直在看资料,写材料。
单位领导自从发现我能写材料以后,将我从其他业务科室调到党政办,我从此开启了文秘工作。
副书记给我介绍的两本书和建议我买的《现代汉语字典》,真的帮了我不少的忙。
每当写各种不同格式的公文时,我会查阅一下,严格按照公文写作规范的要求,一丝不苟地完成各种上行文和下行文,让教师出身的党政办主任佩服不已。
我们党政办主任说:“咱单位这么多年了,就你严格按照公文格式行文,各部门对咱们单位上报文件的质量评价很高啊!”
慢慢的,领导开始将单位的各种综合类大材料交由我起草,对我高度信任。
在换届工作中,党委和政府的两大工作报告,也交由我来起草。
为了完成各种大小材料,我不仅要对国家的方针政策有所了解,还要对单位内部,以及辖区村组、各行业单位每项工作的开展情况有所了解。
为此,我要和各种人打交道,打交道过程中,增长了我的见识,积累了我的人脉,让我的眼光越来越开阔。

办公室张主任退休前,向领导极力推荐我接替他,说只要我干了办公室主任,保证单位会运行顺畅,而且材料方面也是完全可以放心的。
就这样,我从文秘的位置,升为党政办主任。
做了办公室主任以后,我才发现,一个单位的正常运转,全凭办公室主任从中间穿针引线,来回协调,难怪过去大家会说,办公室主任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只要领导知道的事,必须办公室主任知道,有时办公室主任知道的事,领导却未必知道。
幸好我前两年写材料过程中,认识熟悉很多单位的人,并和他们建立了联系,同时,我对几十个村子的情况也是了如指掌,所以干了这个办公室主任,我可以说游刃有余。
干办公室主任期间,由于我的两位主要领导内耗严重,被组织同时免职。
党政主要领导同时被免,加上后来这位党委副书记是个特别胆小谨慎的人,那一两个月里,来单位要账的、找事的,各种麻缠事情将我这个办公室主任推到了风头浪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