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有70公分左右,一个不到一岁的小孩坐在上面,如何能放心?

媳妇一个箭步冲上前,抱住儿子。可能是哭声久久未见回应,害怕且烦躁,儿子已经哭得声音沙哑,小手小脚乱舞,满脸的泪水口水鼻涕一起流。被妈妈抱住后,他的哭声渐弱,整个人惊颤不已。
刘喜也走上前去,心疼地摸摸儿子的手和脸,再看到媳妇那张愤怒而隐忍的脸,立刻赶在她爆发前喊起来:“妈,妈,你在哪?”
“哎,在解手哩。”刘喜母亲的声音从洗手间里传出,接着是冲马桶的声音。
下一分钟,门被打开,刘喜的母亲出来,看到儿媳妇抱着孩子,且脸色不好,也不多说,像没事那样,转头就进了厨房。
刘喜瞥到媳妇已经张嘴,立刻截住她,自己则带着责备的语气问自己母亲:“妈,怎么能把小希放餐桌上坐,他还这么小,你自己却跑开了?你知不知道这样多危险?万一掉下去怎么办?”
母亲打开水龙头洗菜,漫不经心地说:“哎,我不是太急了吗?放心啦,他很胆小,坐在上面不敢动的,你看,他不是好好的吗?嘿,我带孩子一向好得很,从没出过什么事。”
媳妇终于忍不住爆发了,朝她吼道:“不是你带得好,是你运气好,没出什么事,你应该谢天谢地。你要上厕所,哪怕你放他坐在地上哭,哭得再厉害我也没意见。你上次还将小希放在阳台栏杆上,现在才一个月不到,又发生这样的事,你让我怎么放心?你若带不了,你早说,我自己的孩子我带。”

这话做婆婆的非常不爱听。她竭力跟儿媳辩解,她这样带大自己的两个孩子,现在不是活得好好的?是你们太小心,太紧张了。
就这样,婆媳二人你一句我一句,谁也没让谁,开始争吵起来。
刘喜夹在中间,劝谁也不听,谁也打不得骂不得,痛苦得想打一自己一顿。
更让他痛苦的是,他知道,最后的结局一定是母亲赢,媳妇哭着回娘家,而他,又不知花多少心力才把媳妇劝回家。
果不其然,母亲嘴皮子一向厉害,只要是她认可的理,谁都说不得,也说不动她。
两人吵到最后,演变成骂人模式。当然,主要是母亲在骂,骂儿媳的大专学历配不上自己儿子,骂结婚时她的彩礼要得多,甚至骂亲家公和亲家母,各种恶毒的话都能脱口而出。
最终,刘喜媳妇招架不住,哭着收拾行李,回了娘家。
妻子走后,母亲转而骂刘喜,骂他娶这种媳妇,相当于给她娶回一个仇人,处处给她甩脸色。
刘喜抱着儿子出门。他自知吵不过她,只有躲,这是他从小就学会的“本领”。
在刘喜的印象中,在老家经商的母亲从小就强势,而父亲则软弱老实,不喜管事,因而家里基本上一切都由母亲做主。
但母亲性子实在太过要强,且暴躁。平日里,他、哥哥还有父亲,一旦稍微逆了她的意,她就开始骂,骂得也极难听,像“我怎么生了你这么一个儿子”、“你怎么不去死”这样的话,刘喜听得太多了。
另外,刘喜从小就见识到母亲的冷漠和自私。她做服装饰品生意,赚的钱基本都是自己花,经常和所谓的几个闺蜜一起吃喝玩乐,而对他和哥哥,心情好时,才乐意花钱或给钱,若碰上她情绪不佳,问她要钱,等于撞在火山口上,被她骂一顿不说,钱自然也别想要到。

在母亲的语言暴力下长大的刘喜,性格变得多疑、内向、自卑,一度难以与人交流、沟通。
好在,在遇到妻子之后,受她阳光、开朗、热情的性格和生活态度影响,他也渐渐从一片阴霾中走出来,站到阳光下。
他们还是男女朋友时,彼此相爱,很自然地想要结婚。这念头一出,妻子的父母及他的父亲都对他们的婚事毫无异议,一切以他们的意愿为准。
而平时对他疏于关心的母亲,却强烈反对他们结婚,理由是她私下找来了女方的生辰八字,找人一算,这个媳妇日后会克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