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后,在赵明父母的帮助下,王丽留在了那个城市,在一家事 业单位工作,工作相对比较轻松,除了比较不能随意早退。
毕业两年后,在他们俩准备结婚时,刘阿姨和张明军也来到这个城市,和赵明的父母见面。他们俩一看就都是老实本份的人,赵明的父母很热情的招待了他们。
并表示结婚的一应事物包括房子等,都准备好了,刘阿姨很感动,对女儿的未来放下了心。
这个时期,由于儿子张威也要考大学,家里条件本来就不好,还要连着供两个大学生,确实没什么钱了,所以王丽结婚,刘阿姨基本没给多少嫁妆。
具体来说,就是赵明家给的彩礼的三分之一左右。
王丽心里很不舒服,觉得母亲这样做,会让赵明的父母看轻了自己,虽然人家没有任何表露。
所以婚后,王丽除了过年的时候,回去呆一晚之外,几乎不回去看母亲。
刘阿姨虽然想女儿,但也没什么好办法,而且随着儿子渐渐长大,事情也开始多了起来,她也没有太多的精力去研究女儿的事。
王丽婚后三年,孩子出生了,由婆婆帮着带到了两岁,刘阿姨也曾去王丽家呆了几天,想着帮助带带外孙子,但不到一周,王丽就让母亲回去了。
但是,在孩子两岁的时候,婆婆的身体出了问题,没法帮着带孩子了,王丽没办法,就让刘阿姨过来带孩子,这一带就是4年。
再说张威,他高中毕业后,考的不好,只考上了他家本地的一所大 专学校,而且在校期间也没有好好学习,按他的话说,就是,就这学校,我学的再好,毕业也没有什么好工作。
而且张威长大后,没有小时候可爱了,总在外面惹事,没少让刘阿姨夫妇担心。
张威大 专毕业后,果然没找到什么好工作,刘阿姨和张明军也都没什么关系可用,张威毕业后大部分时间都是呆在家里,期间也做过几个临时工作,但都是没干几天,张威嫌累,又都不干了。
刘阿姨曾经和王丽提过,想让王丽帮忙,在她的城市给弟弟找个工作,但王丽拒绝了,他们姐弟的感情随着近10年的不怎么见面,远没有小时候那么亲密了。
在王丽儿子5岁的时候,张威准备结婚了,对象是他的高中同学张丽娟。
张丽娟外表还可以,但给人的印象总有些淡淡的刻薄味道。
她原本没看上张威,觉得他家没钱,本人又没有正式工作,又不上进。
但是,后来情况有了变化,张威家那片开始拆 迁了,张威家分了两套房子,一大一小,还得了一部分补偿款。她觉得这样的张威能配得上自己了。
于是向张威示好,张威立刻同意,他其实心里偷偷的喜欢过张丽娟,但没敢表白而已。
他们结婚的新房,就是那套大的房子,还给了不少的彩礼,张威结婚后,刘阿姨和张明军剩下的只有那套小房子了。
王丽其实对弟媳妇是不满意的,觉得这个人一看上去,就不是良配,但弟弟喜欢,她不可能说什么。
而且对于刘阿姨,王丽心里也有怨言,觉得自己结婚的时候,母亲不但没花钱,还赚了钱,现在弟弟结婚,母亲却付出所有,太偏心了。
张威婚后,还是没什么正经事情做,张丽娟也没强多少,他们基本就是在啃 老,日子过得紧紧巴巴的,矛盾慢慢的多了起来。
经常吵架,张明军本来就是个老实人,也处理不了儿子的家事,就总给刘阿姨打电话说这些事,刘阿姨一是打电话回去说儿子,二是和王丽唠叨这些,王丽很不愿意听,就和母亲说,他有自己的生活,你们又不能管一辈子,操心太多。
刘阿姨也知道女儿心里有怨言,她也心疼女儿,从小没了父亲,这些年在经济上又愧对女儿,但儿子也是自己的心头肉啊,所以,心里很纠结。
假如,就这样下去,也没什么,虽然心里不愿意,但毕竟维持了表面的平和。
不过,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王丽无法忍受。
原来,王丽的父亲走的时候,家里有一个单室的小房子,刘阿姨嫁给张明军之后,那个小房子一直出租。
现在也面临拆 迁,房子虽然小,但毕竟也会补偿一套新房子,王丽认为,这个房子是她的爸爸留下来的,补偿的房子应该就是自己的。
刘阿姨心里也是这样的想法。
但儿媳妇张丽娟不这么认为,她心里一直很嫉妒大姑姐,觉得王丽命好,自身长的漂亮,嫁的还那么好,家庭还那么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