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去年死了,今年我妈又找了一个已经在一起了几个月了才跟我说,我该怎么办?
“好儿子,你不愧是大学毕业的,会思考问题 ,妈妈真高兴。 你这么的分析问题,直击核心。 不错,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焦点,是三个问题: (1)是房子;(2)是100万赔偿金;(3)是奶奶的养老问题。儿子你说你的看法 ”
“好吧,妈妈, 那我就说说吧,如果说有不对的地方,妈妈您一定要包含,您千万不要生气, 好吗? 在我看来 ,您跟叔叔结婚,奶奶没有权利反对。奶奶的养老问题,您可以不考虑,这个由作为奶奶孙子的我来负责,爸爸的生命赔偿金问题,奶奶的那份,您就转给她吧 ,我们三个人来分, 奶奶的那份30万转给他,我的30万,我给爸爸买块墓地安葬他骨灰,还有40万,属于妈妈您的。”
“好儿子,你长大了!你的这番话,让我很高兴!也让我脑子里瞬间重新反思。我都听你的,100万赔偿金,全转给你奶奶。这钱我可以不要,儿子能考虑买你爸爸坟地,妈妈真感动!这笔钱,我希望你安排你爸爸坟地之后,你在省城买套小房,先付个首付款,以后妈妈也协助你还些房贷。妈妈48岁了,妈妈有时候也糊涂。妈妈与那位叔叔的事,妈妈会把握好,他也不一定来我们这房子住。”
……
结束语:
题主说:爸爸去年死了,妈妈又找了一个已经住了几个月才跟我说,我该怎么办?
本文的故事,正是这样的内容。故事中的儿子,看待问题,分析事情,处理果断,彰显责任与担当。为这儿子点赞!
现实生活中,困扰着我们普通老百姓的,往往是房子和票子问题。即便涉及生死,这两大问题也会困扰着,无法躲避。当我们面对这两大问题时,需要负起责任,勇于担当,一切的困难将会迎刃而解。
人心都是肉长成的,父母与子女血脉相连,亲情相依,血浓于水。当不幸来袭的时候,亲人之间,需要同呼吸,共命运,相互体谅,相互包容,积聚正能量。那么,家人就可抵御灾难,共同迈向温馨美好的明天。

“妈,您就跟我走吧,我们家有地方住,我跟您女婿罗阳都乐意给您养老,我爸爸走了,您一个人在家我不放心。” 刘小兰苦口婆心地劝说她母亲王芬。
王芬始终不肯点头答应。刘小兰因为急着回去上班,见说不动母亲,只好自己一个人回了上海。
半年以后,刘小兰接到母亲的电话,她跟三伯领证结婚了。
刘小兰做梦都没想到,父亲刚去世不足一年,母亲居然再婚了,还嫁给了自己的三伯,这更让她无法接受,她为父亲不值,更为母亲的薄情寡义失望。哭了一次又一次。
三伯成为继父,那可是三伯啊,怎么能成为继父?何况三伯还那样?
罗阳劝她冷静,趁着五一假期,回老家一趟,把问题搞搞清楚。刘小兰转不过弯儿来,说什么都不肯回去,她不肯见母亲。
刘小兰怀孕了,罗阳担心她这样下去影响腹中胎儿,把她托付给父母,自己偷偷回了岳母家。
再见到岳母时,她跟三伯两个人正在做饭,三伯烧火,岳母往锅里码馒头。两个人有一搭没一搭说着话,配合默契。
吃完饭,三伯借口出去了,就剩下罗阳和岳母两个人。
“小兰没有回来啊?她身体怎么样?是不是在生我的气?你是为这个事儿来的?也好,我正不知道怎么跟她解释,你是一个明白孩子,有些事情我就跟你说吧。”
王芬,20岁嫁给刘小兰父亲刘全这个病秧子。刘家条件好,拿得起彩礼,在亲戚的撮合下王芬父母就把她嫁了过来,她弟弟等着钱修房子结婚。
说起来,王芬家跟刘家还是亲戚,她是刘全堂哥刘三的远房表妹,刘三从小就认识王芬。
王芬亲事刚定时,她母亲告诉刘三:“芬儿嫁过来,你多照顾照顾她,别让她受气。”
刘三人憨,这话牢记在心,这一记就是一辈子。
王芬结婚前就知道刘全有病,说是肺结核治好了,就是不能吃累,不影响过日子。她也没有什么主见,相信爹娘不会坑自己,体谅他们为弟弟的婚事着急。
结婚以后,地里的农活都是王芬一个人的,即使怀着刘小兰,挺着七八个月的大肚子,她也在地里收谷子收玉米大豆。其中的苦累只有她自己知道。刘全是不能下地干活的,婆婆不让,王芬也不敢,生怕累出个好歹儿的,给自己带来更大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