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丰富却常喝泥浆水,非洲打井有多难?地理决定一切,这就是天命。
非洲广袤的土地,养育着无数的野生动物,但是当地人喝水却常常要走几十公里,取水之处往往都是泥浆水。
宁愿喝脏水、喝臭水,也坚决不挖井取水喝,这不能怪非洲人懒,只能说在非洲挖一口井太难了!
那么是不是非洲的水资源不够丰富?这主要看区域。
非洲是第二大洲,濒临地中海、红海、印度洋和大西洋,被赤道一分为二。
按照地质特征非洲有八个区域:撒哈拉、萨赫勒、埃塞俄比亚高地、热带稀树草原、斯瓦希里海岸、热带雨林、非洲大湖区和南部非洲。
这些地区中的每一个,都有独特的地形地貌。
在撒哈拉和撒哈拉以北(北非)降雨确实不丰富,但是那里的居民并没有遇到取水的问题,因为打井取用地下水很容易。
而非洲大陆有饮水问题的,恰恰是在撒哈拉以南降水丰富的地区。
尤其是在广袤的非洲中部,获得清洁的水源是一个大问题。
尼日利亚是非洲第一人口大国,全年平均降水量是1126毫米,已经超过了主要大陆平均降水量800毫米。
尼日利亚却是一个饱受饮用水资源困扰的国家。
有 90.8% 的尼日利亚人无法获得足够清洁的可饮用水,只能靠被粪便和其他不纯物质污染的水勉强维持生活,从而导致水传播疾病。
超过 5700 万尼日利亚人仍然无法获得饮用水,无法从河流、湖泊、池塘、溪流和灌溉渠中获得饮用水。统计数据显示,每年约有 130000 名尼日利亚儿童死于与水有关的感染。
即使打一口井,使用几个月后,由于附近厕所渗漏,以及农用化肥、杀虫剂渗漏到土壤中,也会污染水源。
非洲的饮水问题,以及打井困难问题,主要集中在像尼日利亚这样的非洲高原地区。
而这些地区恰恰是非洲中部,人口众多的地区。
我们在电视里看到非洲地形就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实际上海拔还是挺高的,都在1千米以上,所以应该叫做高原。
非洲这个高原,和我们国家的高原,完全不一样。
我们国家的那些高原,青藏高原,还有云贵高原,上面都是连绵起伏的山脉,山连着山,岭连着岭。
但是,非洲高原是很平坦的,这是因为非洲地质板块处于拉升状态。
我们国家这个地质板块是处于挤压过程,挤压就会产生褶皱跟折叠,地壳的褶皱跟折叠就是山脉。
地壳板块在拉应力的作用下,就会变得非常平整,所以非洲的地形很平。
山区地形,水源有补给区、渗漏区、汇集区、承压区、潜水区,这些区域划分的非常清楚。
按照地质学上来寻找水源,很容易确定打井的位置。
在这些地区,地下水位通常跟随地表,在山谷中往往更接近地表,并与有溪流或湖泊的地表相交。
大部分山坡形成补给区,降水产生的水向下流过非饱和带,到达地下水位,地下水流再向溪流或湖泊。
地下水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分布,就是因为降水落到山坡上,具有较高的能量,这些能量导致了水可以克服地表的各种障碍,以及地下岩石的阻挡,流向能量低的地方。
但是在非洲,因为地形平,降落在地表的水不知道会往哪里汇聚。
所以,在非洲很难找到成规模的地下水资源,也正因为如此,在非洲打一口井是非常困难的。
而且挖井的成本很高,即使挖出来一口井,由于地下的水很难得到重力补给,资源有限,所以用一段时间也要废弃。
非洲挖井的问题,不是挖一口井困难,而是在井里面挖到水很困难,即使挖到水,用一段时间,水源补给跟不上使用的速度。
在非洲,用传统的方式挖井,是没有办法打穿岩层的,只能在土层向下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