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原始打井工程往往都很大。
像我们这边打一口井,直径大概就一米左右,像非洲要打一个井,直径大概有五、六米,甚至要到十米。
![](/img.php?url=https://imgw01.71396.com/bl/eh/9224b5cf4a9cd1b0.jpg)
10米直径的井和一米直径的井,工程量就是100倍的关系。
非洲这种原始的挖井,是在黄土上面挖,不使用那种绞盘的升降装置,人通过沿着井边斜向下的通道,走到井底去打水。
这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井底的水深非常浅,甚至没不过一个桶,只能用勺子往桶里面舀。
这种打井方法取得的水,实际上是从土壤上部渗透到下部岩石顶部不透水层的水。
这个含水层是非常薄的一层,大概只有一米左右。
当然,用现代化的打井技术,钻机可以钻穿岩层,进入到岩石内部。
![](/img.php?url=https://imgw01.71396.com/bl/eh/99322b801f42598a.jpg)
但是这有一个很麻烦的问题,非洲的岩层,没有溶洞,没有孔隙,很难找到含水层和巨大的储水空间。
在我们国家的青藏高原,地下有上百万平方公里的巨大空洞和含水层,这都是因为地壳挤压形成的。
非洲没有形成这种地下空间的条件,有的时候用机器打几百个钻孔,也不一定能够找到水源,这就是非洲的问题。
只能说作为人类的起源地,非洲只适合最原始的生存状态。
![](/img.php?url=https://imgw01.71396.com/bl/eh/531d7f98d2f78f81.jpg)
像这样的地形只是看起来好、听起来好,没有支持大规模工业化的自然条件。
所以非洲落后,是由自然因素引起的,这个谁也没有办法改过来。
由于非洲特殊的地形地貌,从天空中降下来的水在地表是平均分布的,摊的一塌糊涂,无法形成可供利用的资源,用一个成语来说就是“覆水难收”。
非洲打井困难,是地理因素引起的,永远也无法解决。
我在非洲埃塞俄比亚给当地人打了一口井,一个姑娘想嫁给我,差点跟我来中国。其实打个并不难,在非洲打井难。
一零年那会我刚毕业,家里出了些事,急需要钱,我就跟着中国的基建公司去非洲做工,毕竟公司给开的工资比国内要高得多。
刚开始在非洲修公路,需要用土加高路面,我也参与了。我发现公司在公路两边取土的时候,有意专门挖一些比较方正的大坑。
我不理解,问了一位和蔼可亲的陕西籍工程师傅,这才知道当地的气候和中国不一样,虽然中国北方和这里一样也是干湿两季。
咱么中国到旱季起码还有雨水和大雪,非洲那边到旱季基本不会降雨了,非洲人吃水很是困难,留下大坑是帮当地人存水呢。
因为当地的土质和地层不容易挖掘,连储水的池塘都很少。雨季的时候大水漫灌,雨水会顺着地表流走,非常可惜。
感觉咱们中国人真好,在非洲修路的时候还想着为当地人吃水的问题操心呢,做为一个中国人我感到很自豪。
果然到了雨季路边的池塘存了好多水,当地女人负者打水,旱季的时候那些妇女都提着桶来池塘打水。起码够她们吃三四个月吧。
有个长得很漂亮的非洲姑娘,虽然黑吧,但是高鼻梁大眼睛,五官非常漂亮。当她看你的时候,眼神里带着自信,和当地别的姑娘不同。
后来我知道当地在几千年前还出过一个国王,征服并统治过古埃及,并且这里靠近北非,黑白混血儿的特征明显,这里出过不少非洲选美小姐呢。
她家里有头驴子,她和妈妈总是赶着驴子到池塘这边取水。过一段时间我发现她们没有赶驴子来,而是用手提着塑料桶来取水,女孩依然笑容满面。
一问才知道,她们家太穷了,把仅有的一头驴子卖了给他弟弟上学用了。我很是同情,就买了些吃的给她带回家了。
有天她突然说要请我喝咖啡,我很好奇当地的咖啡是什么味道的,然后就趁着休息的时候和她一块去了家里。
她家住在当地的城市边缘,算是城乡结合部的外沿,已经不能吃上自来水了,如果再往市中心方向走三四公里就有自来水了。
她用一个金属锅具炒制咖啡豆,炒得比较老,研磨后,用开水一冲,虽然比较苦,但是香气浓郁,非常好喝。
在院子里制作的咖啡,喝完后我想到她家屋里看看。房子还是不错的,石头为主体的房子,打扫得还很干净。
她说她太爷爷以前抗击意大利入侵的时候很有本事,复原后建的这座房子。有快一百年历史了,说话的时候还很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