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蒙古包过夜,看见女主床头系的红绳,应该注意什么?
到内蒙古旅游,要了解蒙古族的风情,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有些东西是碰不得,像蒙古包里床上的红绳,你是永远碰不得。

蒙古包的奇特之处
在蒙古语中,“包”就是家的意思。我们都知道,蒙古包是蒙古族牧民的房子。牧民几乎没有固定的房子,因为他们放养的牛羊会随着春夏秋冬四季,到处迁居。
蒙古包是这样一步一步发展过来:
起初,古代老百姓住在洞穴里。冷了怎么办?他们用树枝、树叶把洞壁的周围布置起来。留两个出口处,一个是洞的上面,一个是洞口,能通风、出气,人也可以出入。蒙古族不可能长期住在洞穴或窝棚里面。刚开始,他们过的是狩猎的生活,后来,他们驯化了一些牧蓄,养起来。为此,他们需要制造一种新型的房子,方便牲畜的放养。为了抵御夜晚的寒冷和草原上的野兽,聪明的蒙古人想到了一种办法:仿照洞屋的形式,制造一种既能随时搬走,又可以通气、出气、出入的地方,这就是蒙古包的天窗和门了。慢慢地以帐篷住下来,用树枝树叶搭建起来。后来,才发展成为蒙古包,也出现了毛毡帐。

蒙古包的“特殊”
1、蒙古包整体呈圆形。圆在蒙古族人民的观念中,代表的是完满、完美、完整的意义。
2、蒙古包是白色的。蒙古包是白色的,因为蒙古族一向崇尚白色,认为白色是最圣洁、最纯净、最美好的颜色。
3、围绳忌讳打死结。以前的蒙古族,总在不断地迁徙,并且经常面临征战,要求以最快的速度撤离。围绳分为内围绳和外围绳,用外围绳将哈那固定好以后,其它处用内围绳。

4、特别看重坠绳。什么是坠绳呢?栓在天窗正中用来固定蒙古包的拉绳。没有坠绳的蒙古包不存在,没有坠绳就不能算蒙古包。春秋季节刮起大风或羊角风的时候,把拉绳揪出来,固定在地上,就能栓牢。出卖大畜时,要从鬃、尾、膝上拔一小撮毛拴在坠绳上。
5、蒙古包的架设。蒙古包是如何搭建的吗?一般是在水草适宜的地方,根据包的大小先画一个画圈,然后沿着画好的圆圈将“哈纳”,即2.5米长的柳条交叉编结而成,架好,再架上顶部的“乌尼”,即长约3.2米的柳条棍,将“哈纳”和“乌尼”按圆形衔接在一起绑架好,然后搭上毛毡,用毛绳系牢,便成了。

6、蒙古包的内部构造。有大有小,大者,可纳20多人休息;小者,也能容10几个人。一个蒙古包一般只供一夫一妻及其子女居住。蒙古包正中安排灶火,成吉思汗画像挂在正中,彩旗环绕,哈达系在四周,弓箭,长矛。蒙古包铺上厚厚的地毡,摆上家具,四周挂上镜框和招贴花。现在不一样了,现代电器等也进入了蒙古包里。
蒙古包的结构几千年不变的原因是什么呢?
蒙古包外面看起来感觉不大,但里面还是很宽敞。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携带方便、易搭建和拆卸,搬迁简便,并且还很耐用,适合游牧生活。

蒙古包内空气流通,采光条件好,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可数月时间里,最低气温达到-30摄氏度,而且还暴露着呢,又是怎么抵挡住酷暑和冷冬呢?这跟它的构造和外形紧密相关。蒙古包呈圆形,能减少风雪阻力,下雨时,包顶不存水,门小且连着地,雪不易堆积。苫毡部分主要由顶毡、围毡、外罩、毡门、毡门头、墙根、毡幕等组成,有保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