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给予子女适当的经济帮助。有老人一定会说:我都不和他们住在一起,为什么还要给他经济帮助?我的钱自己留着才有安全感。
不是让你把手里的钱全部都交给子女。而是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子女如果买房、买车、第三代出生、考上了一所好学校,这种大事如果老人能拿出一笔钱来资助和祝贺他们,不但能获得子女的感谢,还为自己以后生活需要照顾的时候,打下良好的基础。
有句话说:你养我小,我养你老。老人已经把子女养大了成家了,按理说不但可以一分钱不再给他们,还有理由让他们每个月给老人交养老钱。
可人活一辈子,最终还是为了子女。既然手里有钱,现在不给他们,等到老了、不在了还是要给他们。到那了个时候连一声感谢也听不到了。
所以说有花插在前面更好看。
五、不要过度节约。
省了大半辈子了,老了就对自己好点吧。儿孙自有儿孙福,你省吃俭用半辈子的那点钱,兴许您的子女三五年就能赚到。
年轻的时候舍不得吃穿。尤其是我们女人,家里有一点好东西,得先紧着孩子和老人,然后还得再紧着男人,最后才是自己。
老了老了,对自己好点吧。该吃吃,该喝喝,该穿穿,该睡睡。老人身体好,老伴开心,女子放心,社会安心。

六、不要对子女和年轻人过度说教。
见过不少老人,本来身上有一大堆的优点。博学、内涵、乐观、干净、富有、健康。
可他们有一个缺点不讨喜:好为人师。只要谁对他们诉说一点烦恼,不管是自己的儿孙还是外面不相干的年轻人。老人立刻便把自己化身为当之无愧的人生导师,开始运用自己的阅历和人生观,随随便便给人家建议,出主意。
殊不知,人和人之间是没有感同身受的。老人吃的盐比年轻人吃的饭还多,可终归他是他,你是你 。你给的建议不一定适用于他。
逢年过节了,对子女和后代适当的嘱咐和教育、鼓励 都是老人该做的。三言语的,孩子们听得用心,记得牢固。皆大欢喜。
切忌长篇大论,老人说得口干舌燥,子女和后代听得昏昏欲睡。两边不讨好,过后耳边风。
七、莫与傻瓜论短长。
大家有没有见过几个老人本来是闲聊天,开始高高兴兴客客气气的。结果因为观点不同,最后双方争论不休,一直争到口水横飞,红头脸赤的?甚至怒气冲冲,拂袖而去不欢而散的?
闲聊嘛,东家长西家短的,你家孙女考了985,我家孙子只考了个大专。都只是闲聊,也无法改变事情的走向。你炫耀也罢,不甘也罢,非要和别人争个长短,有什么意思?
时间一到,还是各回各家,各吃各饭。你争赢了对方也不会请你到家里吃一顿。争输了也不少一块肉。
既然是闲聊,应该始终把握好一个闲字。
八、讲究卫生。不管是年轻人和老人,都要讲究卫生。
如果因为自己老了,就开始脸也不洗干净,牙也不刷了,澡也不肯勤洗了,那可不太好。
走出去头发乱糟糟的,牙垢厚厚的一层,牙缝里还夹着韭菜,衣服也好几天不换,澡也不洗。身上一股老人味,谁愿意和这样的人打交道呢?
虽然年纪大了,可每天早起仔细的洗脸,梳头。再把脸上擦上一些护肤品,保持皮肤的润泽度。否则秋冬季节满脸皮屑纷飞谁能受得了?
再把家里收拾一下,换上自己喜欢的衣服。夏天可以是得体的衣裙,冬天是大气的风衣或羽绒服。
走在人群里,一个干净得体的老人,不但让人多看两眼,去到任何场合也更容易得到别人的尊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