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发布13条优化疫情防控工作措施
福建发布13条优化疫情防控工作措施
提高政治站位
○ 各地各部门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决策部署上来。
○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突出科学精准,坚持国家第九版防控方案。
○ 落实二十条优化措施和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十条措施。
○ 统一思想认识,压实“四方”责任。
○ 持续优化落实疫情防控措施高效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
○ 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精准科学划分风险区域
○ 按楼栋、单元、楼层、住户划定高风险区,不得随意扩大到小区、社区和街道 (乡镇)等区域,不得采取各种形式的临时封控。
○ 无社区传播风险情况下可不划定高风险区。
落实高风险区快封快解
○ 高风险区划定后,社区要第一时间告知居民隔离管控时间。高风险区人员,隔离第5天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后及时解封。出现续发病例的,只管控续发阳性住户,不得延长其他人员的管控时间。
○ 对当前已划定的高风险区,符合解封条件的尽快解封。
优化调整密切接触者隔离管理方式
○ 对符合居家隔离条件的密切接触者,实行“5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也可自愿选择集中隔离。
○ 对目前正在集中隔离的密切接触者符合居家条件的,可“点对点”闭环返回居住地,实施后续居家隔离医学观察。
进一步优化核酸检测
○ 入(返) 闽人员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码不再开展落地检。
○ 除养老机构、儿童福利机构、监所、幼儿园、中小学校、医疗机构和网吧、酒吧、棋牌室、KTV、夜总会桑拿等空间密闭的场所外,其他公共场所不再验码扫码和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 进入社区 (村居) 、居民小区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不扫码。
○ 各地要优化布局核酸采样点继续为群众提供便捷、免费的核酸检测服务。
保障群众用药需求
○ 居民通过互联网平台或者药店购买退热、止咳、抗病毒、抗生素等药品,不再实行实名登记。
○ 各地要督促医疗机构备齐对症疗的相关药物 (含中成药、中制剂、饮片等)和抗原检测试济按照满负荷运转3个月的需要备足防疫物资。
做好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
○ 各地要加强组织动员,摸清辖区内60岁以上老年人底数,做好重点人群健康建档,分级分类加强服务保障、反向隔离保护、健康用药指导等。
○ 通过设立老年人绿色通道上门接种服务等方式,为老年人提供就近就便接种服务。
○ 逐级开展接种禁忌判定培训,指导医务人员科学判定接种禁忌,细化科普宣传,消除老年人接种疑虑,提高老年人疫苗接种率。
分级分类救治感染者
○ 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无症状感染者、轻症患者及部分普通型患者,一般采取居家隔离治疗,也可自愿选择集中隔离治疗。
○ 基础疾病较重的普通型和重症、危重症患者收住院治疗,并建立逐级转诊机制。
○ 非定点医院要通过设置缓冲病房、隔离病房、独立病区或院区等方式,及时收治不宜转运至定点医院治疗的阳性感染者。
○ 各地要根据实际,进一步增设重症床位及相关设备提高重症救治能力。
加强医疗服务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