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领读者》领读书目:《相约星期二》,为你的人生指点迷津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年逾七旬的社会心理学教授莫里在一九九四年罹患肌萎缩性侧索硬化,一年以后与世长辞。作为莫里早年的得意门生,米奇在老教授缠绵病榻的十四周里,每周二都上门与他相伴,聆听他最后的教诲,并在他死后将老师的醒世箴言缀珠成链,冠名《相约星期二》。
这本书全球畅销23年,见证亿万读者的相遇与成长,还是央视《领读者》领读书目。
我们都曾渴望一位人生导师的指点与陪伴,也许是老师、家长、朋友或同事;一个年长、耐心、睿智的人,理解你的孤独与迷茫的人,帮助你去真正地体验世界,教会你怎么样与失败和彷徨共处,为你在迷失方向时指点迷津。
《相约星期二》本书一共是相约十四个星期二,分别探讨了关于世界、自怜、遗憾、死亡、家庭、感情、金钱、爱的永恒、婚姻、文化、原谅、完美的一天,以及最后的道别的话题。
什么是人生最困难的事情?学生问。
——与生活讲和。
人生最重要的是学会如何施爱于人,并去接受爱。
爱是唯一的理性行为。
相爱,或者死亡。
![](/img.php?url=https://imgw01.71396.com/bl/ig/af48f5074db0f391.jpg)
第一个星期二--谈论世界
人生最重要的是学会如何施爱于人,并去接受爱。
去接受爱,我们一直认为我们不应该去接受它。如果我们接受了它,我们就会不够坚强了。但有一名叫莱文的智者却不这么看。他说“爱是唯一的理性行为”。
第二个星期二—谈论自怜
米奇问莫里是否会自哀自怜。
“有时候会的,在早上。”他说。“那是我悲哀的时刻,我触摸自己的身体,移动手和手指—一切还能动弹的部位—然后为自己失去的感到悲哀。我悲哀这种缓慢、不知不觉的死法,但随后便停止了哀叹。“
”需要的时候,我就大哭一场。但随后为就去想生活中仍很美好的东西,想那些要来看我的人,想就要听到的趣事,还想你—如果是星期二的话。因为我们是星期二人。“
![](/img.php?url=https://imgw01.71396.com/bl/ig/9e74e36f50601df8.jpg)
第三个星期星期二--谈论遗憾
如果今天是我的死期,我会怎么样?
米奇,他说:“我们的文化不鼓励你去思考这类问题,所以你只有在临死前才会想他。我们所关注的一些很自私的事情:事业、家庭、赚钱、偿还抵押贷款,买新车,修取暖器—陷在永无止境的琐事里,就为了活下去。因此我们不习惯退后一步,审视一下自己的生活,问”就这些?这就是我所需要的一切?是不是还缺点什么?
生活不会一蹴而就,我们在生活中都需要有导师的指引。
![](/img.php?url=https://imgw01.71396.com/bl/ig/68763ee7b08742e3.jpg)
第四个星期二--谈论死亡
把今天当作人生的最后一天来过。
意识到自己会死,并且时刻做好准备,这样做会更有帮助。你活着的时候,就会更珍惜生活。一旦你学会了怎么样去死,你也就学会了怎样去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