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围绕战多时,遮拦架隔无休歇。喊声震动天地翻,杀气迷漫牛斗寒……”
即然是“战多时”,那么回合数肯定少不了。正文中又说,吕布在选择突破口的时候,“看着玄德面上,虚刺一戟,玄德急闪。吕布荡开阵角,倒拖画戟,飞马便回”,吕布很理智,选择了包围圈中最弱的一环,从刘备这里突破。也就是说,在激烈的打斗中,吕布摸清了刘备的实力是最弱的,那么,不可能是一两个回合就能摸清,刘备直接与吕布剑戟相交是一定次数的。
也就是说,刘备最起码要比那个被吕布“手起一戟,刺于马下”的穆顺要强,也要比在华雄马前“战不三合”即被斩的骁将俞涉更强。
二、穰山之战
刘备与曹操在穰山对阵,准备趁夜撤出战场,遭到了曹军八面埋伏,刘备与赵云被打散,刘备落荒而走,逃入穰山。天明时分,遇到张郃和高览的前后堵截。刘备怕被俘受辱,正要自杀,刘辟劝止,与高览交锋,被高览三合斩杀,刘备“方欲自战”,赵云来到,干掉高览,杀退张郃。
我们可以分析一下,刘备为什么本来要自杀,当看到部下刘辟被高览三合杀死后,他反而“方欲自战”呢?那只有一个原因:刘备通过观察高览与刘辟的战斗,信心爆涨,他认为自己完全能与高览一战,还是有机会杀出重围的。也就是说,刘备认为自己的武艺要比刘辟强得多。
三、博望坡之战
刘备投奔荆州刘表后,被安排在新野驻守,曹操派大将夏侯惇率兵来攻打他。在诸葛亮的安排下,赵云和刘备负责诱敌。夏侯惇到来,遇赵云拦截,战不数合,赵云诈败而走,夏侯惇追击,“一声炮响,玄德自引军冲将过来,接应交战”。这说明刘备是与夏侯惇交过手的,如果刘备武艺太弱,夏侯惇战不数合就会将他斩杀,而刘备敢于亲身上阵诱敌,自保能力当然是绰绰有余的。
四、雒城之战
刘备率兵入川,兵围雒城,四下攻打。守城的川将张任趁着刘备兵力调动分散之机,悄悄“引军出南门,转西门,单迎玄德”,突然向刘备发起袭击,欲来个斩首行动,“玄德敌不住张任,拨马往山僻小路而走”。这说明刘备与张任是有过交锋的,但不是张任的对手,而张任与张飞两次交锋,都是“战十余合”退走(其中一次是诈败)。
通过以上几场战斗,基本上可以给刘备的武力值定个位:壮年时代的刘备武艺肯定低于李典(十数合败于赵云)、公孙瓒(十数合败于文丑)、纪灵(被张飞十合挑翻),而与于禁(不数合被张飞击败)、刑道荣(不数合被张飞打退)接近,肯定高于刘封、袁尚和潘璋。
那么,根据刘备这样的战斗力,曹操麾下能够在十合之内将刘备斩杀的猛将真没有几个,检点一下,以下几位有可能:
1.典韦,这是超级猛将,攻击力很强;
2.许禇,也是超级猛将,也有把握;
3.曹彰,强一流猛将,曾三合大败刘封。
其他人的把握都不大。首先夏侯惇不可能,博望坡之战中刘备敢于上阵诱敌,就有足够的自保能力;徐晃战不数合击败刘封,他能够十合打跑刘备,但要斩杀,徐晃没这个实力;庞德与徐晃武艺相近,难度也很大。其他武艺低于夏侯惇的战将,如张辽、张郃、夏侯渊、乐进等人,都没有什么把握。
所以说,在曹操麾下具备十合斩杀刘备实力的猛将只有三位:典韦、许禇和曹彰。
曹魏阵营是三国人才深度和广度最大的阵营,武骑千群,战将千员可不是形容词,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刘备并不算三流武将,刘备的武艺其实还算出色,毕竟三英战吕布,刘备也算一英,刘备应该算是一个二流强将,曹魏阵营厉害的武将很多,能够单挑击败刘备的武将也有不少,但是大家都知道第一刘备并不弱击败容易斩杀困难刘备的遁走可不是闹着玩的;第二题主说的是十合,十合斩杀刘备可是个不小的难度,这样算起来还真是屈指可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