惯子如杀子,溺爱出逆子。你见过被宠到无药可救的“巨婴”吗?
可当潘卓越走出门口,却发现潘杰不见了。
他们怀疑儿子到哪里打游戏去了。

潘卓越无奈地说:他这个人就是这样的。
打电话不接,夫妇俩急得冒雨去寻找,却没有找到。
半个小时后,潘杰才终于回到医院。
随后,他根据医生要求做了检查。
根据人格指数表上的各项数值,医生诊断,潘杰所患的是偏执型人格障碍。表现为三观不正,有极强的不安全感,并认为自己管好自己就行了。这种疾病,一般于早年开始。
医生表示,此类人格一旦行成,即具有恒定性和不易改变性。由于潘杰伴有网瘾,病程较长,医生建议他入院治疗。
第二天,潘卓越又带儿子到另一家脑科医院,医生根据潘杰出手伤人,不负责任,没有追求等等表现,一样认定为偏执型人格障碍。医生认为,潘杰的病极可能跟网瘾有关,加上他本身比较内向而导致。
这名医生同样表示,这个病的治疗效果不是很好,如果有很焦虑,烦躁,可以用药物稳定情绪。还有就是需要进行心理治疗,让他意识到问题所在。
万一总打骂父母,生活没有规律,可以考虑住院治疗。
最终,潘卓越夫妇决定,让潘杰入院治疗。
潘杰就是我见过的被宠到无可救药的“巨婴”:30多岁的他,在家里玩游戏为主,竟想要上了年纪的父母出去挣钱;59次的“恋爱”都是父母安排的,不成功还怪罪父母,要父母找原因。
在这个视频的评论区,大家各抒己见,有一个高赞评论:说白了,就是被惯坏的。
十分认同。
从潘杰表哥的话语中,我们得知,潘杰小时候,因为是独子,学习成绩好,又是家里唯一是城市户口的孩子,所以,父母宠,奶奶和外婆也宠。
而“惯子如杀子,溺爱出逆子”,慢慢地,他变得没有规矩,没有边界,对父母不恭,自私自利,脾气暴躁。在初三接触游戏后,更加不可收拾。
视频中,潘杰在打游戏,做父母的就在一旁着打完为止,何尝不是溺爱?
儿子责骂父母,做父母的竟还笑,又何尝不是溺爱?
从10年来安排的59次相亲,又何尝不透露出溺爱?
有医生表示,过分溺爱孩子会有以下几种影响:
1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发育,造成了自私自利的性格。
2会让孩子做事懒散,没有积极性,纪律性。
3性格骄横,目中无人。
4可能会影响到身体素质,存在暴饮暴食,缺乏锻炼,比较懒惰等。
以上几点,潘杰可以说占得差不多了。
而他患的偏执性人格障碍,很不容易治疗。但愿通过住院治疗后,会有所改善吧。
通过这个故事,希望作为家长的朋友们引以为戒。我们要爱孩子,但切不要溺爱,否则,就是害他(她),同时也是害自己!
最后:
大家身边有被溺爱的孩子吗?现在怎么样了?欢迎评论区分享、讨论。
我这个回答,真的希望所有宠孩子的人看到。
这两天认识一个妈妈,给我讲述了养儿子的那些往事,我真不知道原来还能这样活。
就叫女主人芳姐吧!其实我比人家儿子只大一岁。
芳姐今年59,保定人,小学初中一路第一考上去,大专毕业,努力上进,在铁道部门工作,铁饭碗,一路都在考证,消防师证,二建,一建,会计,等等。目前家里在石家庄四套房,是我们眼里成功人士或者中层阶级。只要不是奋斗在温饱线上的都不算社会底层吧。明年退休,积蓄加退休补助金,大概有二百万。
老公去世了,家里就一个儿子,91年的,分开住,两个房子有两公里左右。用她的话说,儿子长这么大,除了高考他自己努力了(考了个铁道大学奔三),从来没有努力完成过一件事。现在也31岁了,连对象都不找,起懒无比,爱吃肉,喜欢宅。也有稳定工作,但是没有任何追求。除了同事约饭,下了班就在家里打游戏,身高一米七五,体重二百斤,戴个眼镜,丧丧的,毫不上进。
直到他不谈对象,介绍一个黄了,介绍一个不见,芳姐才着急,才觉得儿子性格是问题,反思这些年,小学附近买房子,初中附近买房子,高中校门口租房子,一过了高考,就答应孩子随便玩。最暖心的事,居然是小学六年级她穿着八百块钱的鞋接儿子,下雨了,舍不得湿鞋,儿子说让她等着,儿子回家拿雨鞋和雨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