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老板又开了另一家工厂,是做机械配件的,不是流水线形式,而是一个人一台机器,老板开始挑人去新厂里学操作技术,月工资也比老厂高一小截。因为是起步阶段,当时只挑了五个人,第一个挑的就是表哥,老板特别看好表哥,表哥的表现也没有让他失望。因为本来就是个爱琢磨的人,表哥只在新工厂里呆了两天,就掌握了操作技巧。
老板就开始让表哥继续教那四个人,表哥也非常尽心,手把手地去教。后来新厂慢慢做起来了,老板又让表哥做车间里的技术员,工资自然又高了一截,基本上是以前老厂里工资的2倍了。
当时车间里也招了几个技术员,都是大专和本科学历,只有表哥一个人是初中生。那几个大学生还不平衡,处处为难表哥,表哥也不计较,反而继续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时间一长,有几个技术员主动离开了,还有几个留了下来,和表哥成了好哥们,再也没为难过他。
第二,兄弟姐妹不管生病父亲,他贴身照顾,收获爱情
在工厂里做了五六年之后,表哥的工资已经月入过万了,那是十几年前,一个初中毕业生在车间里月入过万挺少见的,所以,认识表哥的人都开始对他另眼相看。
有一次,表姨父生病了,表哥从小就失去了母亲,是表姨父一个人把他们兄弟姐妹三个带大的,这个表哥上面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因为哥哥姐姐都结婚了,只剩下这个表哥自己20多岁了还没结婚。所以,他的哥哥姐姐都想让他照顾父亲,借口说他们都有家庭有小孩,没有时间和精力照顾老父亲。
表哥知道这个事后,二话不说,就打算辞职回家照顾生病的父亲,老板一直很赏识他,不想让他走,还和他说让他把他父亲接过去,厂里负责给他们父子俩租房子,每个月多发给他一些生活补贴。表哥想了很久,决定还是回老家,看病和照顾都更方便些。
老板看留不住他,就和他说随时可以回去,工厂里给他留着位置。
表哥走的时候,他那几个技术员哥们还特意给他送别,几个人合伙拿了差不多两万块钱,让他用来给老父亲看病。
表哥回到老家后,一直细心照顾着自己的父亲,天天陪在他身边。为了方便,他就在医院旁边租了两间房子,和他父亲一起住在那里。每天都会扶着勉强会走路的父亲在医院旁边那条小路上散步,来回走几趟要个把小时,他每次都边走边和他父亲聊天。
当时有个女孩也经常推着她妈妈的轮椅在那条小路上散步,时间一长他们就熟悉了起来,那个女孩就是县城的,是家里的独生女,从小没了父亲,一直和妈妈相依为命。那两年她的妈妈生了重病,路都走不了,她就辞了工作在家照顾妈妈。
可能因为同病相怜,再加上表哥陪伴他父亲的时候非常有耐心,从来没发过火,所以那个女孩对他特别有好感,主动问表哥有没有对象。
有时候表哥还会帮女孩架着她妈妈上楼,一来二去,两个人走得越来越近,开始谈起了恋爱。
第三,卖凉皮多给别人
大概相处了半年多的时间,表哥看医院周围卖食物的摊位很少,医院里的饭又很贵,经常有人买不到饭,当时正值夏天,他就想着自己卖凉皮。
和准表嫂商量后,她非常支持,提出她负责照顾两个老人,让表哥安心去做。表哥从小就在家里做饭,各种日常饭菜他都做过,凉皮是他的最爱,他做得特别好吃。
3元钱一份的凉皮很受欢迎,所以,他的小摊在出摊的第一天,营业额就突破了300元,成本不足一半,所以他第一天纯利润大概200出头的样子。
当时医院门口并没有卖凉皮的,远一点的餐馆里才有,但是餐馆里的基本都是4元或5元一份。而表哥觉得在医院里的人都是值得同情的人,要么是自己生病的,要么是家属生病的,出门在外不容易,所以不管谁去买,他总是装得比餐馆里的一份多一些。
尤其是那些老人或者小孩去买的时候,他更是次次把饭盒塞得装不下。
没多久,他的凉皮摊就有了越来越多的回头客或者介绍客。
夏天过去之后,他又开始卖各种包子、花卷、粥、鸡蛋和饼,依然火爆。
等到过年的时候,表哥和表嫂结了婚,婚后表嫂在家照顾两个老人,表哥则在医院不远处租了个小店面,继续卖那些东西。
第四,出于好心阻止打架,无意间救了院长
两年之后,表嫂的母亲去世了,表姨父的身体则恢复了很多,生活基本可以自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