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降的贼猛,坐标郑州港区,我们小区几年前买的时候房价是一万二三一平,现在都降到八九千了。
车位最开始卖的时候,十几万一个,现在四五万都能买到。小区里有上百家想卖房子的,都卖不出去,车位更卖不出去。
这边新楼盘也不少,附近都有好几个在盖着,烂尾楼更不少,几年了每次路过都是一个样子。还有大商场招商招一两年了还没开。

确实在降,但是据我了解区域不同降的幅度也不同!!
首先说黄金位置,大家可能会问哪里是黄金位置?就是真正的重点小学,初中附近!划片完全没问题的。这里几乎没降,而且新来楼盘哪怕是公寓,只要有学位,卖的都不错!!举个例子。伊河路,郑州中学,这两个绝对的黄金。
然后去白银,省市政府旁边,不用考虑各项生活设施和交通都很完善。这类只是微微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最后是青铜了,这类降的就有点大。比如四环外,各种新规划的产业区附近,降幅基本在百分之十左右,销量也一般般没啥亮眼的,各类优惠也比较多。
最大的就是荥阳和平原新区还有南龙湖,几乎降的有百分之二十,但是还是不好卖,没办法要啥没啥只是前期跟着涨了太多了!最主要的是疫情几年大家收入都不怎么滴,经济又不好,外贸也不行,能稳定生活就不错了,投资的少了,刚需也在观望!一句话,经济下行,一切收紧!
内卷现指同行间竞相付出更多努力以争夺有限资源,从而导致个体“收益努力比”下降的现象。可以看作是努力的“通货膨胀”。
非理性地选择,产生蝴蝶效应,受疫情影响,降价会达到饱和状态,许多行业都倒闭了,人们都找不到工作,没有收入来源。

其实降价是在情理之中的
第一:郑州的烂尾楼太多,导致前段时间掀起了一股断供的风气
第二:郑州的工资收入和房子的高房价不匹配,收入无法满足购房需求
第三:7.20大暴雨,暴露了城市的诸多问题,很多人不敢在郑州买房
第四:郑州的高新企业太少,缺乏核心竞争力,人才外流,房子就不值钱了
第五:人口红利消失,人越来越少了,也就不需要房子了
第六:疫情这几年,人们的消费观改变了,变得理性了,房住不炒深入人心
降价有多猛我不知道,但是我从两个方面来论述你就懂了。
第一个就是郑州的烂尾楼。
我愿称郑州为全国烂尾楼排名第一的城市,举两个大家都知道烂尾楼的例子。
一、就是抖音上的“亮亮丽君夫妇”。当时买房巨资二百多万,付完首付,就期待着交房,每天用抖音记录他们房子所在工地的进度。从开心的期盼,到因为疫情停工的担忧,再到烂尾的绝望。每个月的房贷继续还,房子却迟迟看不见!从眼中充满希望的年轻人到双眼空洞无光,仿佛对生活充满希望,他们有什么错吗?

二、郑州人才引进政策优惠购房,670名硕博所买的楼盘烂尾。这种楼盘难道没有相关部门介入把关吗?引进的人才要重视吧,不然人才怎么会留在郑州,怎么才能引进更多的人才?这种楼盘都会烂尾,其他的可想而知。估计建楼的钱都拿去填补村镇银行的窟窿了吧。

第二个就是让人诟病的低工资。
一、亮亮丽君夫妇,从他们的抖音里可以看出,在没有疫情的时候他们俩加起来有一万出头,还完房贷,交完房租还剩2000多生活费。因为疫情,公司降薪,还完房贷,交完房租基本不剩钱,主要是房子还烂尾了。

二、举个我高中同学的例子吧。本科是哈尔滨某985高校,研究生是北京某985高校。因为我们老家距离郑州和合肥的距离差不多,我这个同学老婆是郑州某乡下的,他们就留在了郑州打工。当他和我说他的工资不到5000的时候,我是满脸懵逼。双985就这?我当时在合肥工资都七八千了。然后他就从郑州辞职去了合肥,具体在合肥多少钱,我没有再问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