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25年前政治老师的话语,25年前房子还是单位排队熬资历等分房的年代,老家市场房价500一平没人买。医疗还是单位医院全部报销的年代。大学也没扩招。医疗也没改革。也没那么多教育培训机构。总有些人的眼光能够看透迷雾看清未来,我是俗人一个,当年也是一个傻傻学生啥都不懂,没能理解老师话语中的沉重性。
现在想想,老师的话语中提到的几点目前也就养老还未有啥。或许下一个蓄水池就是养老,也说不定。
国家开北交所,推行股票注册制,打击整顿股市欺诈发行,股市扩容。就是学习发达国家转型打造一个资本蓄水池。要不中国天量的M2离开房地产要是进入消费品领域,那破坏性就太可怕了。所以股市是未来十几年到几十年最大的资本蓄水池,如果你身在其中大概率会受益,如果你不懂股市那现在就要进行知识储备。要不未来的发现红利就可能于你无缘了。
个人认为蓄水池这个提法不会再有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为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担负着相当重的世界通胀压力。巨量的超发外币进入中国,为了保持人民币的独立性,中国采取国内人民币不与外币直接流通的政策,将这些巨量的外币由人民银行兑换成人民币在国内流通。导致国内输入性通胀非常严重,为了不让通胀传导到日常生活中去,才用房地产这个可以拉动上下游产业,并且大量吸附人民币的产业作为蓄水池。随着中国经济的成长和转型,过去承担西方发达国家低端产业和超发货币的身份不再是长久之计。房地产这个过去的蓄水池只有稳定下来,不要突然坍塌,就可以给我们产业升级,人民币国际化提供时间和缓冲。至于股市短时间成为新的蓄水池的可能性不大,除非我国已经完成了人民币国际化,才有可能吹起那么大的泡沫。(参考漂亮国)
理论上讲应该是股市,而且股市不仅可以蓄水还可以通过类似注册制的形式支持企业的直接融资发展,还能降低银行的金融风险,这个和房地产只是钢筋水泥锁住资金完全不同,只是我国股市的情况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