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蒸 | 恶性肿瘤进展的分子机制研究及临床治疗应用选择 |
周景峰 | 白血病干细胞分子调控网络及干预策略研究 |
普外科 | 巩鹏 | 1.医学图像处理及手术导航的建立 |
2.抗肿瘤的天然产物及化合物的筛选 |
3.消化道肿瘤生长和转移的分子机制 |
4.肠道菌群与消化道肿瘤之间的关系及分子机制 |
刘忠 | 1.移植免疫 |
2.胃肠道肿瘤免疫治疗 |
张贤彬 | 1. 肿瘤微环境在消化道肿瘤发生、发展及耐药中的作用和机制 |
2. 基因编辑技术在治疗消化道中的应用与临床推广 |
耳鼻喉头颈外科 | 陈向东 | 音乐声音的中枢感知、分析与情感机制研究 |
脊柱骨病科 | 陶惠人 | 1.骨质疏松防治研究:纳米抗体、骨质疏松疫苗等方面 |
2.脊柱畸形机制研究:脊柱侧弯、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 |
3.脊髓损伤机制研究:脊髓神经的重建与再生 |
张勇 | 儿童骨与关节发育畸形与创伤 |
骨关节创伤科 | 尚剑 | 1. 骨盆、四肢骨与关节损伤修复与功能重建,骨感染、骨不连精准化治疗 |
2. 新型智能响应药物递送系统的研发 |
3. 内植物相关骨感染的发病分子机制,新型抗菌涂层的研发 |
泌尿外科 | 孙中义 | 1.男性生殖 |
2.生物医学工程 |
侯祺 | 1.前列腺癌分子标志物开发及机制研究 |
2.泌尿系结石机制及影像学研究 |
3.生物信息学及人工智能应用研究 |
中心实验室 | 李永辉 | 急性髓系白血病发生的遗传学与表观遗传学机制与转化研究 |
高雪峰 | 炎症性肠病中微生物组和代谢组对肠黏膜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 |
内分泌代谢病科 | 李强 | 糖尿病、肥胖的发病机制与防治研究 |
重症医学科 | 宋志 | 脓毒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重症创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相关基础及临床研究 |
麻醉科 | 孙焱芫 | 1. 疼痛机制 |
2.睡眠觉醒机制 |
药学部 |
-
网站地图 |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