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百科知识

苏州居家治疗问答汇总(更新中)

常驻编辑 百科知识 2022-12-14

  苏州阳性人员居家治疗问答汇总:rS1拜客生活常识网

  一、阳性居家人员和同住人要注意什么?rS1拜客生活常识网

  1、非必要不外出、不接受探访。rS1拜客生活常识网

  2、除生活必需品和药品外,尽量不订购其他快递、外卖。rS1拜客生活常识网

  3、居家隔离康复人员原则上单独居住在通风良好的房间。rS1拜客生活常识网

  4、同住人与居家隔离康复人员接触时,或处理其污染物及污染物品表面时,应做好个人防护。rS1拜客生活常识网

  5、按要求做好每日开窗通风卫生间需做好日常清洁和消毒采用分餐制,使用专用餐饮具。rS1拜客生活常识网

  6、每次清理垃圾时应将垃圾袋扎紧封口、消毒再处理。rS1拜客生活常识网

  二、苏州居民核酸阳了以后多久可以转阴?rS1拜客生活常识网

  核酸阳了一般在5-7天就可以转阴无症状患者、轻型患者以及普通型患者,康复以后核酸转阴也非常快,一般在5到7天,部分患者需要11天,大多数5天左右就能转阴了。rS1拜客生活常识网

  三、居家期间如何做好健康监测?rS1拜客生活常识网

  每日2次健康监测,包括:rS1拜客生活常识网

  新冠病毒感染相关症状rS1拜客生活常识网

  有无发热、咽干、咽痛、流涕、鼻塞、咳嗽、喘憋、气短或呼吸困难、腹泻、嗅觉和味觉改变、食欲有无明显下降、大小便有无异常等rS1拜客生活常识网

  原有基础疾病相关症状:rS1拜客生活常识网

  (慢性肺部疾病、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rS1拜客生活常识网

  居家康复人员隔离的第6、7天rS1拜客生活常识网

  连续2次核酸检测 Ct值>35则解除隔离。rS1拜客生活常识网

  出现发热、咳嗽等11类症状时,可进行对症处置或口服药治疗。出现严重的症状,可通过自驾车、120救护车等转至相关医院治疗rS1拜客生活常识网

  四、居家有哪些生活注意事项?rS1拜客生活常识网

  防范气溶胶传播rS1拜客生活常识网

  1、使用厨房抽油烟机、排风扇时,全程保持开窗自然通风。rS1拜客生活常识网

  2、室内开窗通风,原则上每天2-3次,每次至少30分钟。            rS1拜客生活常识网

  3、坐便器及时补水,每天注水2次以上,每次不少于350ml。rS1拜客生活常识网

  4、地漏保证水封,使用时再打开。rS1拜客生活常识网

  5、除淋浴排水外,其他地漏均应封堵。rS1拜客生活常识网

  6、坐便器冲水时,先盖马桶盖,再冲水。rS1拜客生活常识网

  7、若装有中央空调,按照全新风模式运行。rS1拜客生活常识网

  做好清洁消毒rS1拜客生活常识网

  1、居家消毒以清洁为主,消毒为辅。rS1拜客生活常识网

  2、优先使用阳光暴晒、热力等物理消毒方法。rS1拜客生活常识网

  3、应对重点环节、对象进行消毒,如餐饮具、快递、门把手等。rS1拜客生活常识网

  4、消毒时做好个人防护配制消毒剂需佩戴口罩、手套。rS1拜客生活常识网

  减少直接接触rS1拜客生活常识网

  1、隔离期间留在自己房间、关上门,避免和同住人有面对面接触。rS1拜客生活常识网

  2、如需要离开房间,要正确佩戴N95/KN95口罩。rS1拜客生活常识网

  3、其他同住人不应进入隔离人员的房间。rS1拜客生活常识网

  4、避免与同住人共同进餐和共享任何私人物品。rS1拜客生活常识网

  生活垃圾处理rS1拜客生活常识网

  1、将垃圾袋扎好,最好用双层袋,避免泄漏。rS1拜客生活常识网

  2、喷洒消毒剂后,交由同住人协助处置。rS1拜客生活常识网

  3、同住人处理垃圾时,佩戴N95/KN95口罩及乳胶手套。rS1拜客生活常识网

  4、外包装消毒后,放置在指定地点,事后做好手消毒。rS1拜客生活常识网

  五、感染新冠病毒后现哪些症状?rS1拜客生活常识网

  常见的症状包括发热、干咳、乏力、嗅觉味觉减退、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rS1拜客生活常识网

  根据临床经验,普通中青年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后,病程为7天左右。部分老年人,尤其70岁以上有基础疾病的病程更为复杂。rS1拜客生活常识网

  → → →rS1拜客生活常识网

  第1天到第7天的症状过程:rS1拜客生活常识网

  1、发病第1天症状较轻。可能感到轻微咽干咽痛、身体乏力。rS1拜客生活常识网

  2、发病第2天开始出现发热症状,部分年轻人高烧至39摄氏度左右。同时咽部不适感加重。

相关阅读:

暂无相关信息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