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宁愿结束自己的生命,也不愿意继续活下去,这是为什么?
等到屋子里的灯灭后,张老师的腿已经站僵了。她不敢相信这一切,她跌跌撞撞地连夜回到镇上。
第二天,当她再次回到村里的时候,村里的人对她指指点点。有几个学生家长走过来,跟她说要多花时间陪着自己的丈夫。
张老师听明白了他们的弦外之音,她是聪明人,有着自己的骄傲。昨天回去后,她一夜没睡,她想了很多。
在当时离婚的人很少,离婚的女人会被人诟病,但张老师眼里容不下沙子,她决定跟丈夫摊牌。
她问郑安昨天晚上的女人是谁?刚开始郑安不承认,当张老师说她昨天晚上就已经回来过,他们昨天晚上的一切都被看到了。
张老师提出了离婚,郑安慌了,他从来都没想过要离开张老师,他哭着求张老师不要离婚,他错了,他会改的,看在孩子的份上原谅他一次。
可张老师铁了心要离婚,郑安死活不答应。张老师走了,她回到了镇上。张老师的父母都劝张老师,只要郑安改了,为了孩子,就不要离婚了。张老师没答应也没反对。
谁知一个月后,跟郑安混在一起的女人找上了门,说她有了郑安的孩子。张老师再次向郑安提出离婚。
然而郑安坚决不同意。婚姻的痛苦没有影响张老师的教学,她带的班级一直很优秀。生下了小儿子,张老师收到了调到市中心小学教书的通知,她高兴极了。
郑安很害怕,他怕张老师到了市里,再也不会跟他过了。他把鱼塘转包给别人后,天天跟在张老师身后。
看到张老师对别的男人说话,郑安心里很难受,因为自从张老师提出离婚后,妻子再也没有跟他好好说过一句话了。
最糟糕的是,那个女人把郑安的孩子生下来了,她找上了郑安。这件事闹得非常大,最后还把张老师的工作给整黄了。
张老师觉得天都塌了,她想离婚离不了,家事闹得满城风雨,有人说她自视清高,有人骂她活该,还有人说她上辈子造孽......
张老师受不了了,她最后一次找到郑安闹离婚,郑安还是不答应。于是,生无可恋的张老师选择了一条不归路。
曾经那么优秀的女人,被逼得走上了绝路。张老师说出轨只有一次和无数次,她的世界里容不下背叛。可她的父母,亲戚朋友都劝她不要闹,觉得张老师得理不饶人,做得太过分了。
张老师死后,没过多久,郑安就娶了生下孩子的那个女人,或许一开始张老师就猜到这个结果吧!
很多人喜欢对别人的生活指手画脚,其实,鞋子穿在他人脚上,合不合脚只有穿鞋的人才知道。
人生如逆旅,遇到天选之子是幸运,牵手人渣是不幸,但你可以选择离开。爱情是婚姻的基础,品行才是婚姻的保障。
选择终生伴侣,一定要擦亮眼睛,找一个可信、可靠、可依之人。如若遇人不淑,也不要沮丧失意,大胆阔别过去,好好疼爱自己。
上个月初,村里的老周,在自家屋后的核桃树上上吊了。听到这个消息,我觉得有些不可思议。这些年,老周虽然过得有些难,但还不至于到轻生的程度吧。是什么原因让老周如此果断地采用这种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我叫他老周,是因为他真的很老了。他今年已经78岁。一个78岁的老人,在人生的最后阶段,采用如此极端的方式告别了人间,令人唏嘘。村里人都知道的,老周虽然已年近八旬,不过他的身体是非常不错的,一年到头连感冒都很少人,几十年来没有进过医院。所以老周的死亡,应该与身体原因无关。
不过,村里人都知道,老周这几年确实过得比较艰难。他承受的压力应该比较大。加上老周的性格有些内向,不太善于排解压力。对于导致老周最终走上极端的原因,村里人普遍认为可能是这些方面。

小儿子失踪,70岁的老周扛起了生活的重担
老周与妻子共育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在县里面工作,平时居住在县城,基本上不回家,很难看到他的人影。二儿子在家务农,并娶妻生子,虽然没有与老周夫妇两人居住在一起,不过房子就修在老周的旁边,间隔只有20来米。
老周的小儿子由于幼年时生过一次病,没有得到及时治疗,虽然后来治好了,不过还是留下了一点后遗症,他的智力稍稍受到了点影响。所以他只上过小学三年级,由于无法正常上课,就只有辍学回家。不过平常时不大看得出来,而且对他的正常生活基本上没有什么影响。当然,这是在村子里,因为大家都知道他的特殊情况,所以没有人为难他,甚至很多时候大家都会帮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