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从地图方位上看,结合长株潭三城的地理区位,主要交通市政项目,确实长沙的南城有着必然的发展优势。但当我们来看长沙经过高速拓城的今天,南城已然再无空间可供城市升级发展了,往南到东塘垄、万家丽南路就基本到底了,再往南部受铁路管线割裂,昭山生态绿心的用地控制,城市的发展没有办法越过拓展辐射了。加上早些年长株潭一体化的吹响,地方政府对土地的无序规划,房地产商的短期饱和开发,成片的住宅开发区,除了大托机场少有的空地外,已没有什么连片的发展用了,城南的发展空间受土地的制约已经不再允许。
而河西在长沙的建城历史上一直是不受待见的效区,虽然有中南大学,湖南大学大学城等,市政府西迁、梅溪湖综合项目一系列带动与指引下,河西的岳麓区在发展与城市拓展上都还是不温不火。直到国务院2015年4月25日印发《关于同意设立湖南湘江新区的批复》,在湘江西岸,包括长沙市岳麓区、望城区和宁乡市东部,在中部地区设立的第一个国家级新区。新区是实施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长江经济带重大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对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加快内陆地区开放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新区的落地无疑像一剂催化剂,吹响了河西在新时期新城市发展的号角与未来高度。
我们来看一下高层政策对湘江新区的发展定位:
《批复》要求,湖南湘江新区建设要突出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重大主题,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注重科技创新和自主创新,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注重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集聚发展,促进产城融合和城乡协调,提升对内对外开放水平,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情,不断提高经济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努力把新区建设成为高端制造研发转化基地和创新创意产业集聚区、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的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引领区、长江经济带内陆开放高地。
长沙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公示版:到2035年,全市常住人口规模预测达1550万人;长沙将引领长株潭一体化,形成湘江西岸(长潭)科创走廊、湘江东岸(长株)制造业走廊
从上面的文件我们可以分析得出高层,省里对河西的发展定调之高是着眼于全省未来发展战略,以辐射带动省内湘中湘南的发展。政治地位到政策导向,河西的湘江新已然成后起之秀,成发长沙发展的副中心。在城市配套,基础设施,产业园区,科教人才的引入等湘江新区成为长沙打造大长沙都市圈,做大做强长沙省会城市的主战场。
所以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长沙的河西任然是长沙城市发展的主战场,其发展潜力也远大于南城。
图片来源网络,有侵告删。
本来呢,南城应该发展潜力要大好多,因为那里是长株潭融城的主要建设阵地。但因为管理机制的问题,融城话题提了十多年,至今除了统一了区号和建设了城际铁路外,还是停留在规划上,没有实质的突破。所以南城的发展到暮云即打止了!汽车南站以南也没有动静了!
而河西呢,却因为突然一个大规划的上位——湖南湘江新区!这个与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同级别的国家级高新产业区,一下子打破了长沙发展的格局,激发了长沙城扩张的动力!短短三年,梅溪湖片区、洋湖片区、长沙西交通枢纽等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就在本月,宁乡撤县建市正式挂牌、湘江新区金融中心开建、梅溪湖二期规划出台、长沙西高铁枢纽规划出台,让河西片区从规模和质量上一下子超越河东老城三区,连梅溪湖的房价都一下子飙升为长沙楼市新贵。被坊间传为富人聚居区!
而且大力开发河西,对于长沙整个城市布局更合理。多少年来,长沙就是一个狭长的城市:宽不过几公里,长却有几十公里,这对于一个城市的规划发展很不利。大河西的建设,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让长沙市城区从长条形逐渐变成圆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