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表示死后不麻烦儿女墓前尽孝,骨灰撒入大海,您怎么看?
结语。
在未来,从环保的角度看,新型的殡葬方式可能会代替墓葬成为主流。很多人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认为海葬不吉利,其实无论以何种殡葬方式下葬,大家最后的结局都是融入到自然中去。
我个人认为,与其让花十几万元买的墓地在未来变成“无主墓”,还不如火葬后直接把骨灰撒入大海一了百了来的干脆利落。花开花落一轮回,生命源于自然又回归自然,这样既践行了国家倡导的“绿色殡葬”理念,又给儿孙减轻了丧葬负担。
跟着母亲去了一次墓园,我决定死后撒在河里就行,儿女不孝就丢在马桶里冲走,打死我也不买墓地,这不是孝不孝的问题。
姥爷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当时姥爷是土葬,可是后来土地重新分了以后,姥爷被拉去火葬,安葬在了县城里的公墓里,母亲在家的时候,到日子都会去给姥爷扫墓烧纸。
我们县城里的墓地虽然不贵,但是当初也花了几万块钱,为了钱的事,母亲和舅舅还发生过争执,因为那时候家里本就不富裕,几万块钱对于我们来说已经是天文数字。
但是为了让姥爷安息,母亲和舅舅东拼西凑借了好多钱,才把钱交上,却不想墓地不是一次性的,还要到期续交才行。
去年年底,母亲接到墓园打来的电话,说是我姥爷的管理费马上过期了,如果不续费的话,墓园就直接挖出骨灰就地处理。
管理人员告诉我母亲:“你们埋在墓园亲属的管理费马上到期了,抽空把管理费续上,延期的话,墓园就会就按无主坟处理。”
母亲委屈地说不在家,能不能等春节回去再交钱的时候,对方说不行,如果不按时交钱的话,墓园就会将姥爷的坟墓挖开,然后墓地卖给其他人。
母亲让他给我舅舅打电话,对方却说我舅舅就接通过一次,后来再也不接电话了,要不是我母亲当初也留了电话,姥爷的坟墓早就被他们给处理了。
挂完电话,母亲赶紧给舅舅打电话,舅舅却说:“我好几年没有回家了,而且现在又是疫情期间,我回不去,你想个办法回去吧!”
母亲听完以后,气得破口大骂:“那不是你爹吗?你好意思说几年没有回家了,因为疫情就不能回去,你想让咱爹被人家挖出来?”
舅舅那边很吵,只是说有时间再打过来,可是从那以后,都没有给母亲打电话,母亲打过去他也不接听。
后来给墓园打了电话,问怎么交钱,对方说微信转账就行,但是因为家属不在现场签字的话,一些资料就没有办法办理,最好是家属到现场签字,省的出现有争议的事情。
为此,我带着母亲回来一趟老家,赶到那个墓园还真的看到了一些人拿着工具在拆一个坟子,而且在墓园办公室外的空地上,散落着一些破碎的骨灰盒和骨灰罐,一个工作人员拿着登记表在画着什么。
后来管理人员告诉我们,那些空地上的骨灰盒,都是找不到家人或者家人不交管理费才这么做的,其实他们也不愿意挖死者的坟墓,但是墓园有墓园的规定,他们也只能照做。
我看到有些骨灰盒的都腐烂了,里面的包裹着骨灰的红布也都破烂不堪,有些骨灰都漏了出来,撒了一地。
最终我们交了2000块钱以后,管理人员给我们了一张收据和协议以后,姥爷才得以继续在墓园里“安家”。
回到家以后,我独自一个人坐在阳台上,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人死了以后,儿女到墓前尽孝很重要吗?
我姥爷在我8岁的时候就去世了,他去世前的30年都是在床上度过的,母亲和舅舅轮流照顾他,因此舅舅和母亲都不能离开家太远,说白了,就是要在姥爷跟前守着。
在这30年里,舅舅和舅妈争吵了无数次,因为舅舅赚的钱大都补贴在了姥爷的病上,我母亲和父亲也有过类似的争吵。
但是作为儿女,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父亲死去,所以说,姥爷在世的最后30年,掏光了他儿女所有的积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