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表示死后不麻烦儿女墓前尽孝,骨灰撒入大海,您怎么看?
我今年八十二岁早在二年前就立下遗囑我要遵颜的死去不拖累子女安乐死不在去医院小病吃点藥大病不去治不遭罪就行死后一切从简不设灵棚不要花圈不烧纸送火葬場一烧了之不留灰不要遗体告别人死如灯灭死了死了一死百了孩子们别听别人怎么议论你们过好自己的日子是我最大的心愿
我有一个老领导,前几年得了癌症,坚决不治疗,不化疗也不放疗陈,就是每星期吃吃中药。然后一有精神就四处的游山玩水,吃各地的小吃,组了乐队跟老朋友们吹拉弹唱,不亦乐乎。
他早就立好了遗嘱,走后,不通知单位、亲戚朋友,不搞仪式,不设墓地,火化后直接把骨灰散入的白云山里,来时来去时去,只要珍惜当下,快乐生活就行。
后来我们单位有位大姐,闲聊时也说起这个问题。她说,生前要好好生活,走后不用计较那么多,什么墓地祭奠啊之类的,都是给自己的孩子和亲人找麻烦,最好的办法就是一把骨灰散入大海,轻松自在。人一走,你的好与不好自然不会被人记住,人最清醒的自律就是不给别人和自己找麻烦。
经过一些事情,我渐渐也接受了他们的观点。并且在老家的小院子里,偷偷种下一棵桃树,春天开粉红色的花,夏天结甜蜜的果子,秋天绿树成荫,冬天飞雪飘舞,然后悄悄把我的骨灰洒在树下,“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样也能发挥一点价值不是更好嘛?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悄悄的来悄悄的走岂不是更加逍遥自在,何必作秀给别人看。你若对我好,可在我生前多探望,你若爱我,可默默还念,其余一切都是个形式,在乎那么多干什么?
我今年32岁,提前给自己立好了遗嘱:等我死后,女儿不必浪费钱给我买墓地了,骨灰直接撒海,要是嫌麻烦直接倒进马桶里也行。
今年清明节,公婆去墓园扫墓,墓地工作人员对他们说:从2022年元月开始,墓地价格要涨价了,每平米要涨500-1000元不等,而20年一续交的墓地管理费也会有所变动。目前墓园里还剩下为数不多的坑位,不如提前给自己买一个,以免日后涨价让儿女受累。
公婆考虑了几天后,取出了50000元养老钱,买了一个最便宜、位置比较偏僻的双墓穴墓地,花费35800元,使用面积为0.7㎡。墓地买完后,公婆又在工作人员的介绍下,提前给自己买好了骨灰盒、预定了墓碑及碑文小样、最后预交了20年的墓地管理费。整套流程下来,50000元养老钱花的所剩无几。
墓地购买完后,公婆回家高兴地拿出墓穴证书对我们炫耀:这下可把身后事提前料理好了,等我们死后,你们就不用操心了,也给你们省了一大笔钱,至少我们死后这20年里,不用担心骨灰被人清走了。
我看着他们的这举动,心里说不上来的滋味儿,于是不到40岁的我提前给自己立了遗嘱。
在遗嘱中我强烈要求:
1、如果得了无法医治的疾病,请放弃治疗,千万不要花钱去一遍遍抢救,让我有尊严地死去。
2、等我死后,如果能把我遗体拉回娘家农村土葬,就把我埋在我父母坟墓旁。
3、要是不能土葬,就把遗体火化成灰,但是不要花钱去买墓地、丧葬用品也不必买(如骨灰盒),找一块干净的白布直接把骨灰撒入大海。
4、要是骨灰撒海比较麻烦,找一条干净的河沟也行,倒马桶也行。
5、葬礼一切从简即可,每年清明忌日,也不必专门前往,凡水的地方都可以祭拜,心意到了就行。
如何看待骨灰撒海的做法?
老公对我这种过分“未雨绸缪”的做法表示很不理解,甚至觉得中国人自古讲究“入土为安”的说法,人死后骨灰不入土,反而撒海,就无法“为安”。
针对人去世后“骨灰撒入大海”的这种做法,我的看法如下:
1、就拿我们当地墓园来说,墓地一平米价位在25000元-100000元内,甚至高出10万元,比住宅房还要贵,与其在未来儿女们需要花这么多钱去买一个不到1平米的土坑安置骨灰,还不如用这笔钱干些更有意义的事情。
2、如今很多城市的公墓都是商业化运营,就像是居民的住宅房一样。公墓的使用期是20年,20年后,一旦公墓安葬人没有继续跟墓地管理者续交费用,或者长时间无人前来拜祭,而墓地方有联系不到安葬人,骨灰盒可能会被挖出来,公墓将二次售卖给别人使用。与其这样,还不如最开始时不要购买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