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百科知识

青岛雾化吸入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相关问答

常驻编辑 百科知识 2022-12-15

  雾化吸入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相关问答|点击查看原文rh9拜客生活常识网

  问:什么是吸入用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rh9拜客生活常识网

  答:吸入用重组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由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研制生产,疫苗成分与肌注式腺病毒载体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一致,为经口腔进入呼吸道进行免疫,无需注射,不仅可激发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还可激发黏膜免疫,提供多重保护。rh9拜客生活常识网

  问:吸入用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安全有效吗?rh9拜客生活常识网

  答:经国家卫生健康委建议,国家药监局组织论证同意,康希诺吸入用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于2022年6月17日获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批准作为加强针纳入有条件紧急使用,有效性和安全性均有充分保证。rh9拜客生活常识网

  研究数据显示,本疫苗接种后针对德尔塔和奥密克戎变异株均有良好的加强免疫效果。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绝大多数反应为轻度,加强接种后6个月内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尤其在老年人中安全性表现更佳。rh9拜客生活常识网

  问:现阶段吸入用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使用目标人群?rh9拜客生活常识网

  答:目前吸入用重组新冠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仅用于加强免疫接种。已全程接种2剂次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灭活疫苗或1剂次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生产的肌注式重组新冠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满6个月的18岁及以上人群均可选择此疫苗开展1剂次加强免疫接种(其中60岁及以上人群满3个月即可)。rh9拜客生活常识网

  问:现阶段吸入用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可以用于基础免疫吗?rh9拜客生活常识网

  答:吸入用重组新冠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暂不用于基础免疫接种。rh9拜客生活常识网

  问:接种吸入用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是否会影响核酸检测结果?rh9拜客生活常识网

  答:不会。吸入用疫苗中不含现有核酸检测靶标,接种后可以正常进行核酸检测,不会影响检测结果。rh9拜客生活常识网

  问:哪些情况不建议接种吸入用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rh9拜客生活常识网

  答:1.对疫苗中的活性成分、任何一种非活性成分、生产工艺中使用的物质过敏者,或以前接种同类疫苗时出现过敏者。rh9拜客生活常识网

  2.既往发生过疫苗严重过敏反应者(如急性过敏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呼吸困难等)。rh9拜客生活常识网

  3.患有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有格林巴利综合征病史者。rh9拜客生活常识网

  4.正在发热者,或患急性疾病,或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或未控制的严重慢性病患者。rh9拜客生活常识网

  5.妊娠期女性。rh9拜客生活常识网

  问:对于慢性病人群可以接种吸入用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吗?rh9拜客生活常识网

  答:现有证据显示,肥胖、高血压等常见慢性病患者是新冠病毒感染后发生重症死亡的高风险人群,是新冠病毒接种的优先重点人群,现有各种技术路线新冠病毒疫苗在慢性病人群中接种未见安全性风险增加,考虑到风险和收益,对于健康状况稳定的慢性病人群不作为该疫苗接种禁忌人群。rh9拜客生活常识网

  对于有哮喘病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史及肺纤维化等基础性疾病或肺功能异常者,应慎用该疫苗。rh9拜客生活常识网

  问:接种吸入用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需要做好哪些准备?rh9拜客生活常识网

  答:1.带好身份证和口罩。rh9拜客生活常识网

  2.接种时提供以往的新冠疫苗接种记录或证明。rh9拜客生活常识网

  3.充分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过敏史、疾病史、既往有无疫苗反应等情况,方便接种时如实向医生告知。rh9拜客生活常识网

  问:吸入前需要做好哪些准备?rh9拜客生活常识网

  答:正式接种前,可在接种医生指导下自行练习1-2次。rh9拜客生活常识网

  1.先深呼一口气(不可对着雾化杯呼气)。rh9拜客生活常识网

  2.口含雾化杯吸嘴,深吸至杯中无雾。rh9拜客生活常识网

  3.憋气5秒以上(最少5秒),然后正常呼吸,接种结束。rh9拜客生活常识网

  问:如果吸入失败怎么办?rh9拜客生活常识网

  答:需重新吸入一剂次疫苗,仅允许重复吸入一次。rh9拜客生活常识网

  问:什么情况属于吸入失败,需要重复吸入?rh9拜客生活常识网

  答:经接种医生研判,若发生:rh9拜客生活常识网

  1.吸入后雾化杯内存有明显的雾状气体。

相关阅读:

暂无相关信息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