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袁术派孙坚进攻刘表,刘表派黄祖迎战。黄祖兵败后,孙坚穷追不舍,黄祖部下从竹林中射出冷箭,将孙坚射死,从此黄祖与东吴孙家结下仇怨。
黄祖驻守江夏十年左右的时间,多次与孙策,孙权,周瑜等东吴势力交战,一人对抗东吴三代孙家。虽胜少败多,但仍然固守江夏,东吴势力无法前进,并有射杀孙吴大将凌操徐坤等战绩。
黄祖虽与东吴连年征战,却也是一位坚定的抗曹派。后来孙权周瑜攻击皇祖,黄祖兵败被杀。从此荆州被蔡瑁,张允等亲曹派势力掌控,不久便投降了曹操。
投吴派——甘宁

甘宁本是四川人,少年为非作歹,抢劫财物,爱好奢华,人称「锦帆贼」,青年改过从善。后流落到荆州,任黄祖部将,在黄祖与孙吴的交战中,孙吴大将凌操便是被甘宁所杀。
甘宁在黄祖手下得不到重用,于是便起了投奔孙吴的想法。后来成功,深受孙权的重视,为东吴立下赫赫战功,甚至救过孙权的命。
降曹派——蔡瑁,张允,蒯越,蒯良,文聘

(张允)
刘表死后,生前曾有意将荆州让给刘备,刘备不受,荆州的继承人问题摆在了荆州各方面前。
刘表有两个儿子,长子刘琦,次子刘琮。蔡瑁是刘表后妻蔡夫人之弟,张允为刘表外甥,二人均得刘表宠幸,且又与刘琮交好。刘琮又娶蔡夫人侄女为妻,于是蔡夫人,蔡瑁,张允等人支持刘琮,诋毁刘琦。刘琦在诸葛亮的建议下赴任江夏太守,不得已远离权力中心。
曹操南下征讨荆州,在亲曹派蒯越,蒯良以及蔡瑁,张允等人的,建议胁迫下,刘琮率荆州投降曹操。
蔡瑁,张允在「三国演义」中被曹操所杀,正史上二人生卒年不详。但曹丕曾怒斥二人,可见二人在投降曹魏后并没有得到曹魏的礼遇,下场应该不会太好。
蒯越蒯良本是当地豪族,且又与曹操交好,投降曹魏后二人均得到高官厚禄,蒯越甚至做到光禄勋的高位。
文聘先前不愿投降曹操,以不能守土为耻,后降曹后,长期驻守江夏,时常与镇守荆州的关羽作战,颇有战绩。
归蜀派——黄忠,李严

赤壁之战后,刘备成为最大的赢家,继承了刘表大部分土地,其中一些名将也追随刘备而去,其中的典型代表便是黄忠。
黄忠原是刘表手下中郎将,后随刘备入川攻取巴蜀。在汉中之战中,斩杀夏侯渊,威名远扬。
刘备进位汉中王后,封黄忠为后将军,与前将军关羽,左将军马超,右将军张飞并立,地位还在赵云之上。公元 220 年,黄忠去世。
李严也是刘表手下,荆州降曹后李严西进巴蜀投靠刘璋。刘备占据益州后李严归附刘备。刘备去世前,李严与诸葛亮并为托孤大臣,拜为尚书令,屯兵永安。
诸葛亮北伐时,李严因为督运军粮不利前后矛盾,被诸葛亮贬为平民。公元 234 年,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李严知道从此再无出头之日,积愤而死。
刘表从一介书生到一方霸主,在群雄割据的年代保持中立,固地自守,成为一时清流。在那个烽烟 四起的年代,这股清流自然也难以为继,终不能自保,三家分荆,黯然退场。
事实上,刘表手下共有6大猛将!除了文聘和魏延,还有2个猛将不输关羽张飞,1个猛将甚至连诸葛亮都不放在眼中,你知道他们是谁吗?

荆州刘表
说起刘表,很多人都没啥好印象。当年曹操和袁绍集团在北方鏖战数年,刘表愣是不敢出兵偷袭曹操后方,令人大为感叹,要是刘表当年出兵袭击曹操的后方,曹操怎么可能如此轻松的一统北方?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不少人都认为,刘表这个人华而不实,胸无大志!
事实上,刘表并非没有北上进取之心,奈何他的实力不足,内部不稳,每当他想要出兵袭击曹操时,内部总会有巨大的反对之声,所以最终刘表才表现得如此不堪。而综合刘表的实力来看,其实他的武将配置,一点也不输于曹操等枭雄,他完全有竞争天下的资格!
总的说来,刘表手下共有6大猛将!其中魏延是刘表之子刘琮的部下,当刘表去世后,刘琮想要投降曹操,但魏延不愿意,所以他选择了投靠刘备,在刘备手下表现卓越,被刘备封为汉中太守。诸葛亮北伐时期,魏延被评为蜀汉第一猛将,可见一斑。当时与魏延同为刘琮部下的大将,还有文聘,只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