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忠看到机会难得,遂率军奋勇向前,一时间金鼓大作,喊杀声震天,将措不及防的夏侯渊斩杀在定军山南围鹿角。
夏侯渊死,曹军没有了主帅,一下子就乱了阵脚。黄忠趁机攻进曹军大营,大败曹军。黄忠此役立了大功,被迁升为征西将军。
同年,刘备拿下汉中,称汉中王,任命黄忠为后将军,与关羽、张飞和马超同为四方将军,并驾齐驱。刘备又赐爵黄忠为关内侯。
攻取汉中一役,可能消耗了老将黄忠的余生之力。第二年,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八月,黄忠去世。后被刘禅追谥为刚侯。
黄忠跟随刘表时,派到长沙镇守多年,没有威名。短暂归降曹操后,也没有被重用。投降刘备的11年间,老将黄忠爆发洪荒之力,帮助刘备连夺西川和汉中。前半生的黄忠郁郁寡欢,后半生的黄忠熠熠生辉,黄忠无愧为五虎上将之一。
霍峻

霍峻(178年—217年),字仲邈,南郡枝江(今湖北枝江)人,东汉末年刘备手下名将。
建安十三年(208年),刘表病逝,霍峻率领部曲归降了刘备,被任命为中郎将。
刘备入川,让霍峻守葭萌关。汉中张鲁和西川刘璋派部队轮番进攻,都被霍峻打败。当时城中的军士也就几百人,可见霍峻的军事能力有多强,与曹魏的郝昭绝对有一比!
刘备平定西川后,加封霍峻为梓潼太守,禆将军。三年后霍峻病逝,年仅四十岁。刘备得知霍峻去世的消息,痛心不已,对诸葛亮说:“像霍峻这样优秀的将领,有功于国,我要亲自去祭拜”。刘备不仅亲率百官前往祭奠,还留宿霍峻墓前。由此可见,刘备对失去这样一位优秀的将才是多么的痛心疾首。
李严

李严(?—234年),字正方,南阳人。三国时期蜀汉重臣。
李严年轻时跟随刘表在荆州任职。曹操进入荆州后,李严就从秭归县令任上向西投靠了刘璋。被任命为成都县令,颇有才能。
刘备入川,李严在绵竹率部投降了刘备,被任命为禆将军。
跟随刘备期间,无论是起草文书,制定律令,还是带兵打仗、平定内乱,李严都很有建树。
李严虽然文武兼备,但他为人孤傲,跟很多人不合。223年,刘备白帝城托孤时,他与诸葛亮受遗诏共同辅佐刘禅。李严被任命为中都护,统管内外军事,留守永安。同年,被刘禅封为都乡侯、假节,加光禄勋。
李严与诸葛亮不合,后被贬为庶民,流放梓潼郡。234年,诸葛亮病逝五丈原,认为复出无望的李严也发病而亡。
李严颇有才能,文武兼备。在任期间,兴修水利,造福于民。政治上也很有见地。正是因为李严是个全才,所以白帝城托孤时,刘备任命他和诸葛亮同为托孤大臣,让他掌管军事大权。刘备看人很准,所以李严应该大有作为才对。
怎奈李严居功自傲,跟人很难相处,后来因为自作聪明,犯事被诸葛亮抓个正着,李严被贬为庶民,甚为可惜。
黄忠、霍峻和李严在刘表手下听差时,都默默无闻,归降刘备后,跟魏延一样全部都大放异彩,屡立军功。可见刘表用人有多么差。更为可笑的是荆州继任者刘琮等人放着这么多优秀的大将不用,居然一箭不发,却直接投降了曹操。真是应了那句话,一将无能,累死三军。刘备比刘表会用人多矣!
黄祖

黄祖(?——208年),东汉末年刘表麾下将领。
刘表任荆州牧时,黄祖出任江夏太守。
江东孙坚和孙策、孙权时期,黄祖与他们多次交战。
黄祖设伏于191年射死了孙坚,与孙家结下深仇大恨。之后,黄祖还连续射杀东吴凌操和徐琨等多名将领。
坚守江夏十多年,黄祖在208年与孙权交战中兵败被杀。
好多人说黄祖算不上刘表时期的大将,何况他还杀过名士祢衡。
但我认为就凭他射杀孙坚和凌操(凌统之父)等多个东吴名将,而且在东吴的轮番进攻中,还能坚守江夏十多年不丢失,就足以证明他还是一员颇有谋略的大将。
蔡瑁、张允

蔡瑁、张允是刘表帐下大将。
二人投降曹操后被任命为水军都督。
《三国演义》中被周瑜用反间计诱使曹操杀了蔡瑁、张允,是小说虚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