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品鉴官”应具备什么水平?应起到什么作用?
也许是头条改革升级的新事物,前不久,平台突然推出“内容品鉴官”,招贤纳士,感觉怪怪的,应起到什么作用更是一头雾水,职责范围不清,隶属部门不明,我猜,充其量是吃瓜群众代表,甚至连头条把大门的更夫都不如,义务献工无指标,无酬劳,无奖惩,近乎“三无”人员,虽然头衔为“官”并无名份,广大网民也不认可。“内容品鉴官”,顾名思义,就是对各类上头条或推荐作品做出评判论证或品鉴,实际上,诞生此“官”以来,没看出起多大作用,品鉴个啥子,作品推不推荐是头条机器人说了算,品鉴官徒有虚名,没一毛钱关系。据说,受邀为此官也不那么随意,平台也要通过各项考试选拔晋级,甚至比娃娃入托升学还难。如今活跃在头条的品鉴官有多少不知道,但其作用实在不敢恭维。我斗胆建议头条多务实,对“头条品鉴官”的职责范围做出明确规定,使其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在其位就要谋其政,为头条健康发展进步做出积极贡献。
今日头条“内容品鉴官”,我曾有幸参与考试,原本以为唾手可得,可以借此过过官瘾发发财,不料才疏学浅水平有限以失败告终。
故而这个“品鉴官”,给我的感觉是,一个字,难;两个字,极难,几乎难于登天。
在我心目中,举凡能考中此官者,其水平之高,绝非等闲之辈,至少比我高出很多个档次,我对他们唯有仰而望之,羡而慕之,每见肃然起敬!
而至于品鉴官的官阶与性质,以及有何作用,头条君并无公示,如我一个普通创作者,因不熟其操作流程,毫无体验,不得而知。
自古官以驭民。头条品鉴官,顾名思义,估计也就是我等普通创作者的父母官吧。
所幸的是,我有好几位品鉴官好友,他们不摆官威,平易近人,我们常以兄弟相称,承蒙关照有加,幸也,幸也!
谨此,答毕,谢谢!
很多人还不知道吧,其实头条下设有多家工厂,制帽厂就是其中之一。帽子颜色多样,大小规格不一。不过这帽子都是给头条网友定制的,不外卖。帽子什么讲究不知道,说不定哪天早上醒来,没有穿上衣服,头上就飞来一顶帽子,不用花钱,勉费的,管什么来路,不要白不要,只要颜色不是绿的就行!
加入头条号五个多月来,较少看到内容品鉴官的作品,一旦看到,便有一种敬仰的感觉。在我的心目中,这些人一定是学识渊博,写作造诣很深;而他们很少发布作品,一定是把主要精力放在为他人做嫁衣裳方面去了,更值得敬重。然而有两件事,动摇了我的看法。一是大约一个月前,看到了一位内容品鉴官写的一篇民间故事,叙述情节潦草不说,还有好多错别字,而格式之乱,几乎使人无法延读。二是昨天晚上看到的一位内容品鉴官写的一篇考古发现的文章,却没有日期这一要素,说墓主是隋文帝杨坚的重孙女,但却姓李。更令人不解的是:棺材里竟随葬有穿越时代的翡翠等物品。以上两篇文章,受到了广泛的批评,也让我纳闷:内容品鉴官的作品如此不堪,是头条选拔内容品鉴官的标准太低?还是内容品鉴官自恃有了资本而行文草率?不管是何原因,这都是不应该的。我相信头条的选拔标准是严格的,也相信这样的内容品鉴官只是个别人,因为我们平时能感触到:区区几个字的评论,也会经过严格审核的。在此希望头条对待所有的作品都要一视同仁。这是对内容体检官的爱护,也是维护头条形象的需要。
既然考取了内容品鉴官,头条就应当发薪酬,不然这个空有其名所谓的“官员",就失去了人生价格,当今是金钱社会,试问这个内容品鉴将无法生存,作为今日头条这个庞大的媒体应当切实拿上议事日程,什么大v小V也是应当考虑的,既然为头条编辑文章,饿了连饭都没得吃,你说这个“官"还有何意义,常言道"千里夬做官,为的吃和穿",本人的提议慎望头条张一鸣老总采纳,并希望落实这一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