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总觉得我妈自私,冷漠,对奶奶不好,喜欢到处哭诉自己的不幸,不管家里有什么东西都要抢占,即使为此撒泼打滚也在所不惜。人到中年,我才深深地明白,原来那些年我眼里的妈妈,背负着怎样的无奈去努力生活。
小时候,在我眼里的爸爸,老实憨厚,总被妈妈“欺负”
从小到大,我都和爸爸特别的亲近,而和妈妈的关系并不怎么好。
小时候,在我的眼里爸爸总是默默的承受着来自我妈的怒火和指责。
每次看到妈妈声嘶力竭趾高气昂撒泼打闹的教训爸爸,我都会情不自禁的挺身而出,替老实的爸爸鸣不平。
印象很深的一次是,出嫁了的姑姑来我们家借粮食,说自己要喂猪,家里粮食不够了,想先借几百斤玉米,等到秋天粮食下来了,就立马还什么什么的。
姑姑当天就把家里几百斤玉米拉走了,当时妈妈并不在家。妈妈去堂叔家的菜地里干活,一早上只有0.5元的工钱,因为家里实在是太穷了。
晚上,妈妈回家后,毫无例外地和爸爸大吵了一架。
“粮食呢?啊?你跟我说家里的粮食哪儿去了?”妈妈像疯了一样,站在院子里跳着脚骂,爸爸瑟缩地坐在院子靠近大门口的地方,低着头,闷半天说了一句话。
“粮食让小妹拉走了,说好的秋天就还回来的,说好的……”爸爸的声音里带着委屈和退让。
“谁让你把粮食让她拉走的?啊?你把粮食让她拉走了,我们吃啥喝啥?”妈妈的嗓门很高,门口不一会就来了一堆看热闹的邻居。
“小妹说了她养猪没粮食了,我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她不管啊?”爸爸依然头也不抬地说道。
“她能养得起猪就能买得起猪饲料,我不管,你去,你去把粮食给我拉回来,去啊!”
妈妈快步走到爸爸身边,嘴里一边骂着一边撕扯着爸爸,让他去找姑姑把粮食拉回来。
爸爸不同意,连哭带骂地不愿意,看热闹地人群中发出阵阵地笑声。
我爸在众人的笑声中恼怒地站起身,一把把我妈推地坐在了地上转身头也不回地出了门。
我妈就坐在地上嚎啕大哭,眼泪鼻涕糊了一脸。
我和年幼的妹妹躲在房间里,不敢出去。
已经8岁知道了羞耻的我,心里暗暗地恼恨妈妈多事,姑姑借的粮食又不是不还了,妈妈还在家里闹,还让那么多人看笑话。
第二天,我妈神勇地直接去小姑家又大闹了一场,把玉米又拉了回来。
回来的时候,后面跟着大哭不止的小姑,还有咒骂的奶奶和气急败坏的爸爸,以及另外一场新的闹剧。
当然,这样的家庭闹剧绝对不止一次在我们家里上演。
比如,收麦子的时候,爸爸去奶奶家里吃饭,妈妈就跑到奶奶家里大哭大闹啦,包括那些什么爸爸要卖粮食给奶奶过生日,妈妈不愿意,奶奶就在我家门前打滚啦,甚至我妈会怒气冲冲的冲到奶奶家里去,只为了要回爸爸的一条裤子等等。
每次我妈大发“虎威”的时候,我爸就老老实实地蹲在靠近大门的墙角边,也不吭声,也不争辩,看得我和梅梅都气愤不已。
等我上学之后,我妈在我的眼里就更像泼妇一样。
每次看到我爸被我妈“欺负”地蹲在墙角,满眼哀怨却又不敢争辩的样子,我都气不打一处来。
于是,年幼的我为了我爸,仗义的挺身而出,与我妈开始了长达十多年的对立。
我无数次地和我爸站在同一条战线上,和我妈做对,然后在过后就能得到我爸买给我的一两颗糖果,一个小小的好看的头花作为奖励。
有时候,我和我妈针锋相对的时候,也会看见她红了眼圈,偶尔还会看见她在午夜的灯下落泪,也会微微的心软,随后几天就不再和她作对,我妈就会明显的心情很好的样子。
但是过后不久,在 她“窝囊废”“不要脸”“废物”等等的叫骂声中,我又一次挺身而出,为我爸仗义执言。
我和我妈的关系,直到我上高中的时候,才慢慢地缓解下来。
长大后我才明白,自私的妈妈的背后,正是我那窝囊的爸爸
高三那年,姑姑又一次来我家里,这次是借钱,不出意外,我爸背着我妈,把钱借给了姑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