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传新闻记者温莎
近日,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自然资源厅《四川省2022年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指出,2022年汛期,全省阴雨天多、降水范围广、区域性暴雨过程多,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仍将多发、频发、高发。要求各地各部门全面压实防灾责任,推进全区综合整治,扎实开展隐患排查,加强综合监测预警
节目称,四川是中国地质灾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据气象部门预测,2022年汛期,全省气候总体向偏,涝重于旱。区域性、阶段性旱涝明显,极端天气事件偏多。主要的多雨地区在我们省的北部。盆地东北部(南充、广安、巴中、达州)、盆地西北部(成都、德阳、绵阳、广元)、盆地中部(遂宁、内江、资阳)、川西高原北部(阿坝州北部)平均降水量比常年偏多10% ~ 20%,比省内其余地区偏少10% ~ 20%。
根据预案,汛期(5月至9月)为全省地质灾害重点防治期,高峰期为主汛期(6月至8月)。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工程活动以整个施工期为重点预防期。全省地质灾害防治范围为地质灾害易发县(市、区)176个,重点防治区域为盆地周边山区和川西、龙门山、川东北、川南的攀西地区。重点防治对象为城镇、学校、医院、集市、农家乐、景区和安置点、工棚和营地等。地质灾害易发区;靠近悬崖、沟渠、山脊的房屋前、后、左右两侧;在建的公路、铁路、水利、大型深基坑(坡)等重要工程建设活动区域;交通干线沿线、旅游景点和重要基础设施周边地区。
规划还提出了一系列灾害预防措施,推进“风险坡”“红层滑坡”隐患详查和“隐患+风险区”双控试点工作,探索将地质灾害调查评价成果纳入国土空规划的实现路径,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地质灾害隐患;深化3000个通用专业监测站点建设,加大防灾应用程序(APP)推广应用力度,提高监测预警及时性和准确性,开展分级预警,推动形成预警响应闭环管理;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地质灾害”、“谁造成、谁治理”和“谁受益、谁投资”的要求,监督指导本领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能源、交通、水利等建设单位和施工企业要严格执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制度,强化防范措施落实,从源头上有效防范和减轻灾害风险。
作者:文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