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西宁5月16日电(孙睿赵海梅李璠)记者16日从青海省气象研究所获悉,目前,青海省农区陆续进入主汛期,降水逐渐增多,而冰雹、暴雨等灾害性天气发生的概率在增加。
据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最新《2022年青海省苗期干旱评估及春末夏初干旱预测》分析,2022年农区春播作物绝大部分出苗后长势良好,苗情以二类苗为主;预计春末夏初农区各站无干旱,土壤墒情良好,水分条件有利于大田作物生长发育。
气象资料显示,今年4月上旬至5月上旬,农区平均气温5.7 ~ 13.4℃,降水量1.3 ~ 58.0毫米,与历年同期(1991 ~ 2020年)相比,大同平均气温偏低0.5℃,其他地方偏高0.1 ~ 1.9℃,大同、互助、西宁降水量偏高1 ~ 2成。
“截至5月10日,冬小麦已进入孕穗期-抽穗期,春小麦已进入出苗-拔节期,大油菜已进入苗期,春玉米已进入三叶期,青稞已进入出苗-三叶期,蚕豆已进入苗期,小油菜尚未播种。”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严分析,与常年相比,冬小麦、蚕豆、青稞发育期大部分持平或提前,春小麦、马铃薯、油菜、春玉米发育期大部分延后。庄稼长在二等苗或一等苗,长势良好。严说,由于苗木生长期大部分农区高温少雨,水分基本适宜,但气温变化较大,出现极低温。浅山地区油菜有不同程度的霜冻灾害,四川、脑山地区大田作物,浅山地区春小麦、马铃薯长势良好。
根据青海省15个土壤水分生态监测站农业区土壤干层监测数据,4月上旬至5月上旬,各站土壤干层在0 ~ 6cm之间,平安、尖扎有一个土壤轻旱阶段(表1)。其他大部分地区土壤干层小于6 cm,土壤干旱,土壤墒情基本适宜。总体来看,4月上旬和中旬土壤墒情差于历年和历年,5月上旬出现区域性雨水浸泡天气过程,农区土壤墒情好于历年和历年。
严说,目前,农业地区正在陆续进入主汛期,而降水量逐渐增加,冰雹和暴雨等灾害性天气的概率也在增加。因此,建议各地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检查田间土壤墒情,及时灌溉,合理施肥,争取冬小麦大穗多粒,春小麦有效分蘖,油菜苗因地制宜间苗,防止马铃薯地膜烧苗。同时,霜冻、雷电、洪水、冰雹等强对流灾害性天气发生的概率也增加。各地要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和预警,积极采取措施,加强防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