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注意了。使用雾枪时,要喷到位,不留死角。在教室里孩子们经常接触的课桌、椅子、书架上多喷点酒精,仔细擦拭。”5月8日上午,来自北京蓝天救援队(通州消毒防疫行动组)的27名队员开始对通州区8所幼儿园进行细致的消毒工作,为接下来的复课做准备。这也是本轮疫情以来,北京蓝天救援队首次进入通州校区开展消毒工作。
当日,马驹桥镇亲亲宝贝幼儿园一班教室里,一名“大白”正拿着紫外线消毒喷枪,小心翼翼地顺时针向家具物品喷洒酒精。在他们身后,队员们鞠躬,逐一擦拭低矮的桌椅。“藏”在小书架里的各种玩具,也没有被“大白”忽视。汽车和小动物被放在桌子上,在酒精雾中“沐浴”,然后晾干再放回去。
来到走廊、厕所、户外娱乐区等公共区域,队员们换好装备,背上30斤左右的消毒桶,拿起一米多长的雾枪,成为主持手,开始大范围喷杀。不一会儿,队员们的护目镜上蒙上了一层厚厚的水雾,一旁的安全引导员充当了他的“眼睛”,指引方向,提示应该注意的卫生死角。8个房间,面积2000平米,大家在这个幼儿园忙了1个小时左右。
金果果幼儿园马驹桥校区、拜尔特幼儿园米拉分园、拜尔特幼儿园文新校区、北京乐盈博雅幼儿园、店庄双语艺术幼儿园、星河幼儿园和县分园、幸福云朵幼儿园等8所幼儿园开展了此次消毒工作。
“平时在小区里用雾枪杀人,操作起来很快,但是幼儿园是孩子学习生活的地方。我们已经选好重点房间,换成安全无残留的高浓度酒精进行人工擦拭,让孩子们可以安心上学复课。”北京蓝天救援队(通州消毒防疫行动组)负责人徐斌告诉记者。
校园消毒看似简单,实则是一项“精细活”:物资的准备不能马虎。根据消毒区总面积和当天房间数,发放消毒剂、口罩、护目镜、防护服等物资。消毒前,安全员会进行安全提示,每台设备都会检查一遍。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身体不适,预备队员会随时待命。在杀人过程中,队员们被安排成两人一组,互相配合,保证高效工作。
今年23岁的刘国强是安全员,负责指导整个团队的安全工作,也是本轮消毒工作中最年轻的一位。自2019年加入蓝天救援队以来,刘国强一直从南到北,参与一线消毒工作。“我今年刚毕业。因为热爱公益,我加入了蓝天救援队。我觉得把自己贡献给社会,帮助自己成长,是有价值的。”
“由于本次疫情涉及在校学生,4月份,我们接到通州区师生较多、附近流动人口较多的低风险地区8所幼儿园的邀请,开展消毒工作。下一步,我们将响应上级号召,结合力量,发挥优势,帮扶社区,联防联控,继续做好防疫物资的储备,继续对符合疫情防控要求的有需要的社区和校园开展消毒工作,尽我们最大的努力为蓝天队做贡献。”北京蓝天救援队行动组(通州消毒防疫行动组)组长钱泳说。
摄影张
作者:张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