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顾两个渐渐冻僵的儿子,为了谋生她成了美食博主
厨房外世界的“最佳味道”
鲁爱梅的日子不能闲着。作为两个渐冻人儿子的母亲,她似乎无所不能。长子朱8岁时患病,次子10岁时患病。由于他的病情恶化,他们只能躺在床上或桌子上,生活不能自理。购物、做饭、喂食、穿衣、插管...鲁爱梅的生活似乎没有喘息的机会,形影不离地照顾她成了她的日常工作。
今年60岁的鲁爱梅,依靠短视频平台上的1000多个美食视频,走进了全网50多万粉丝的生活。大家也关注了这位妈妈在厨房外的生活。
记者田茹叶张昆西
为你的孩子找到一条“生路”
今年是鲁爱梅照顾两个渐冻人儿子的第31个年头,也是她带着孩子离开家乡的第10个年头。
吕爱梅身高1.5米左右,头发已经花白。虽然她没上过学,也不识字,但她很有想法。鲁爱梅的家乡在河南驻马店。她老公比她大13岁。她刚结婚的时候,家里很幸福。“萧蔷8岁时被确诊,13岁时病情恶化,孟晓10岁时被确诊为渐冻症。和他哥哥一样,16岁时病情恶化。”
随着两个儿子生病,她的丈夫患有神经性耳聋,鲁爱梅的噩梦开始了。为了给儿子看病,养家糊口,鲁爱梅卖过果冻、米酒、痱子,还养猪养鸡。
但意外让这个家庭渐渐失控。丈夫把儿子的病和自己的耳聋归咎于她,虐待和殴打成了家常便饭。“孩子总是被欺负,我也经常被人看不起。”吕爱梅不甘心。她不想亏欠儿子,也不想他儿子这样生活。于是她准备了一辆农用摩托三轮车,决定带孩子出家门。
那一天,鲁爱梅敢于在凌晨两点钟离开。她悄悄把孩子一个个抱到车上,悄悄点了火,骑出了村口。三天后,他们到达了郑州。漂泊在外的日子注定是艰苦和贫穷的,对鲁爱梅来说尤其如此。当时她身上只有1200多块钱,又是陌生人。她只好带着孩子,住在银行自动取款机的小屋里。“我和孟晓在屋里躺一会儿,老板只能在三轮车上。”那年夏天,雨下得很大,三轮车既不挡风也不挡雨。鲁爱梅买了一件雨披,但她妈妈经常被淋湿。
朱晓萌只有20岁,他更愿意称这种经历为“逃避”。得病后,他和哥哥辍学了。因为他们不能四处走动,他们不得不被限制在家里,他们甚至从来没有见过外面的树。“那时候树叶被吹的到处都是,我觉得新奇。我妈妈带我们走出了一条不同的路。”
不可或缺的女孩
不断恶化的病情使得吕爱梅、朱和三个女孩紧紧的绑在了一起。“没有母亲能忍心放弃自己的孩子。萧蔷和孟晓是我的好孩子。”在一句“不能忍”的背后,鲁爱梅做出了常人无法想象和承受的努力。
2017年,朱的病情突然变得严重,他被推进了重症监护室。在重症监护室门口,鲁爱梅嚎叫着对儿子喊道:“萧蔷,萧蔷,不要丢下你妈妈。”朱住院九个月,在床边照顾了她九个月。如今,朱每天要吸十几次痰,靠呼吸机“人工呼吸”。因为气管切开术,只有当鲁爱梅为他堵住装置上的通气孔时,他才能稍微正常地说话。平日里,他只能敲床板。一有声音,鲁爱梅就小跑着过来帮他翻身、取痰、换管子。孟晓的状态比他哥哥的稍好。为了避免孟晓坐在同一个位置太久,鲁爱梅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让他换一个坐姿。
母子俩的住处是8年前租的,不过几十平米。在这样狭窄局促的活动室空,鲁爱梅累得脚掌天天疼,甚至“有时候脚掌都不敢沾地”。
照顾渐冻人患者无疑是一项累人的工作,但鲁爱梅对儿子的爱始终是细腻的。朱的床上有许多小棉垫,有的垫腿,有的垫腰。“有了小化妆棉,至少躺在孩子背上更舒服。”这些大大小小的化妆棉,都是吕爱梅做的。每隔一段时间,她就把它们拆开洗一洗,这样萧蔷就可以用上干净舒适的护垫了。
“只要我还有一口气,我都会好好照顾我的孩子。”自从两个儿子生病后,鲁爱梅几乎一夜没合眼,但她仍坚持做儿子最坚实的后盾。
《陆妈妈》全网50万粉丝
2019年6月,两个儿子向鲁爱梅提出在短视频平台上制作视频,成为美食博主。但是做视频对他们三个来说无疑是一个挑战。
"妈妈做了所有好吃的食物。"在小小的锅碗瓢盆之间,成了更多人心中的“陆妈妈”。吕梅很爱笑,视频中,她一直端着盘子对着镜头微笑。
“有一个母亲是幸福的”这个名字是朱晓萌起的。三人分工也很明确,妈妈负责出镜和拍摄;朱负责视频的构思,负责剪辑。不到三分钟的短视频,他们要忙一整天甚至更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