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中新。新华网5月13日电(记者、周波、胡)依靠裁缝铺微薄的收入,湖北宜城开出了第一家免费爱心粥店。六年来,带领志愿者团队为生活困难的特殊群体提供了5.3万份免费爱心早餐。
她叫方丹,41岁,2021年获“襄阳好人”、宜城楚都模范。
13日早上8点,方丹带领志愿者准时将热气腾腾的爱心早餐送到谭喜兰、赵关阁等行动不便的老人手中。
102岁的老人谭喜兰视力模糊,行动不便。方丹和志愿者们每天轮流来他家给他送早餐。“她们就像我自己的女儿一样!”老人感慨地说。
年轻时,方丹独自在家时不小心打翻了煤油灯,导致左腿烧伤截肢。从此,他只能拄着拐杖走路。方丹说,因为行动不便,他从小就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自食其力后,他想感恩社会,帮助有需要的人。
成年后,方丹在家门口小河镇朱轼社区开了一家裁缝店。有了固定收入,她开始关注身边的弱势群体。2016年4月,方丹拿出一万元积蓄,动员自己的蔡、徐玲等朋友,在宜城市吴涛路开了宜城第一家免费爱心粥店。
2017年4月,由于店面拆迁,方丹回到朱轼社区继续开爱心粥店。每天凌晨4点半,方丹和志愿者一起熬粥、蒸馒头、炒配菜,为“特殊客人”提供免费早餐。这些特殊的客人包括老人、残疾人、环卫工人和其他需要帮助的人。根据粥店的账目记录,目前平均每天提供40份爱心早餐。对于腿脚不便的老人,志愿者轮流送饭上门。有人给方丹算了一笔账,一天40本,一个月1200本,一年14400本。除去春节和刚创办时人少的情况,方丹的爱心粥店在过去的6年里,至少提供了5万份爱心早餐。
在方丹的影响下,和她一起开爱心粥店的好朋友徐玲也于2017年在宜城市振兴路开了另一家爱心粥店。
如今,这些爱心粥店不仅吸引了众多爱心志愿者的加入,也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他们定期进入店铺开展志愿服务,捐赠米、油等物资,帮助爱心粥店继续发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