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州5月14日电(记者龙敏)福建省防汛办14日发布消息称,目前,强降雨过程已经结束,全省河流水势平稳。省防汛指数于14日8时终止暴雨应急响应。
5月10日至14日,福建省出现持续强降雨过程。此次过程是福建省今年入汛以来的首次持续强降雨。它有以下四个特点:第一,持续时间长。5月10日开始,5月14日结束,持续5天。二是影响范围广。全省从北到南,大雨到暴雨,涉及各区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三是累计降雨量大。据统计,5月10日8时至5月14日6时,72个县(市、区)524个镇累计降雨量超过100毫米,其中小芸、东山6个镇超过250毫米,以小芸和平乡最大,为319.8毫米,最大小时降雨量为永安洪田镇62毫米。四是强降雨区域重叠。龙岩、漳州、泉州、莆田等地出现持续暴雨,强降雨区域重叠。
面对持续强降雨,福建统筹疫情防控和强降雨防范,狠抓各项防御措施,精心组织,扎实应对,全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
福建省防指11日启动防暴雨ⅳ级应急响应,12日22时升级为ⅲ级。组织气象、应急、水利、自然资源、住建、交通等部门7次动态会商,对强降雨天气进行分析研判,并与相关设区市进行视频连线,对强降雨重点市、县(市、区)进行实时调度,详细了解情况,加强点对点提醒,7次发出明电部署防范。各地防指加密会商研判,细化部署,积极落实强降雨防范工作。全省除宁德外,8市1区相继启动暴雨ⅳ级应急响应。漳州、龙岩、厦门根据暴雨发展形势,将响应级别提升至ⅲ级,做好扎实有效的防范应对工作。水利部门科学调度水库,采取提前泄洪、防洪削峰等措施,确保水库工程和下游人员安全。此次强降雨期间,全省大中型水库累计增加洪水7.08亿立方米。各地自然资源部门把山洪地质灾害防治作为工作重点,及时启动群测群防体系,派出专业技术支持队伍583支,开展群测群防检查4.54万次,共排查地质灾害隐患点8070处、高陡边坡2.21万处,及时果断转移受地质灾害威胁的群众7284人。各地加大对防洪工程、涉水工程、尾矿库等交通、电力、通信等重点设施的巡查力度,扎实做好中小河流、小型水库、小山塘、山洪等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福建省防汛办结合持续强降雨动态变化,根据天气预报预警,发布重点防御县乡名单,第一时间向相关市县发出风险预警,指导各地加强转移避险工作。在防御过程中,转移危险区域群众17105人,未造成人员伤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