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信。本报天津5月13日电。标题:白洋淀“80后”女工程师:家庭工作中的爱情。
作者:王在宇
“妈,你今天为什么不用加班?”今天是国际家庭日。田正在家里陪着他所爱的人。看着11岁的小红(化名),想到这十年来,自己似乎很少有时间陪孩子。
田和她的爱人是天津航道局(简称天津航道局)的模范夫妻。他们在天津大学相识相知。她的丈夫秦亮是中国航天局多个部门的经理。参与了中国多项大型水利工程,以及中国最大的耙吸船“通途”轮的设计建造,被誉为“国之利器”的重型绞吸船“天鲸”号、“田坤”号的调试升级。他是中国最大疏浚工程的总工程师。
田,他的妻子,是航天管理局生态与环境保护研究所的副总工程师。2017年,她入选白洋淀治理规划“专家营”,入驻郭毅宾馆,参与雄安新区规划。通过连续100天的高强度封测,她带领团队攻克了数十个难题,为“华北明珠”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夫妻二人,一个挖沙,一个治水,把蓝色还给海洋,把透明留给江湖,把青春和汗水贡献给祖国。但无论他们多么热爱自己的工作,家庭永远是他们的心。
突然不辞而别。
谈及家庭,田说,“因为工作原因,我和经常出差。小红上幼儿园的时候,我一年要出差三个月左右,但每次出差,孩子都不会哭,可以好好沟通。”那时候旅行时间短,但是频率很高,所以小红每次都会很认真的问她什么时候回家,希望能第一时间看到妈妈。
“直到有一次,小红还哭着抓着我的行李箱不让我走。”
当时田正在北京出差。我以为她像往常一样三天后才回来,半路上领导说要派她参加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要三个月。
由于时间紧、任务重,田于当晚11点从北京回到天津滨海新区的家中收拾行李。小红此时已经睡着了,不忍心叫醒孩子。收拾好行李后,她赶了第二天早上的第一班高铁,离开了天津。
我以为小红的妈妈过几天就回来了,就在家等,可是一等就是三个月。孩子想念父母的时候,往往不会直接表达,而是通过发泄情绪来表达。每当想起这些事情,田就有点内疚。
小夜灯,孩子的守护者
有一次,奶奶哄小红睡觉,孩子床边放着一盏小夜灯。孩子问奶奶:“奶奶,你看这个小夜灯。我妈看起来像是在看我吗?”奶奶突然感到一阵难过,然后把这件事告诉了田。
从那以后,田渐渐明白,孩子虽然很少说话,但心里很想她,表达的方式也很委婉。现在,田主要从事数字技术研究。和以前相比,他出差的时间少了很多,家庭和工作都能平衡。做女强人不是她的本意,工作责任在于奋斗,在于工作。10年来,孩子看到了父母努力和进步的过程,也在慢慢塑造自己幼小的心灵。
榜样的陪伴
回忆起他的童年,田说:“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自己带钥匙。每天放学回家后,爸妈还没到家,我就开始做饭。饭做好了,爸妈回来了。”看到父母劳累了一天,田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为父母分担一些生活压力。
当时,田的父母工作很忙,没有多余的时间照顾她。那一代人的教育体现在行动上。田说,“当年,父母用行动影响了我,让我懂得了怎样去努力,去拼搏。现在我也用我的行动来唤醒我的孩子。我感觉她理解我们,我们会做得更好,陪伴她成长。”
小红上一年级的时候,田一年有200多天在外面旅游,回家照顾孩子的时间很短,所以对小红很严格。但孩子显然不喜欢这种教育方式,她没有直接反抗,而是选择了沉默反馈。她父母让小红给她写作业的时候,她会写,但是没写好。5分钟的题她要写半个小时,能写对的题她要写两道错题。田对她的表现也很生气,问她为什么总是这么粗心大意。没想到,孩子回答:“我是故意弄错的。我就是这样告诉你我不想写的。”
"像这样管教孩子不会使他们健康成长."因此,田改变了教育方法,降低了对成绩的要求,注重培养品格和价值观,让孩子们感受到学习自我的乐趣。
自律本质上也是一种天赋。现在国家在提倡“双减”,每个孩子都应该有选择自己成长方向的权利。自律和自我判断的前提是父母以身作则,向父母学习,做出自己认可的判断。这样孩子的成长才会充实快乐。
“我和妻子从自己的成长经历中学习,以身作则培养下一代,延续10年家风,找到工作和家庭的平衡点,让我们更好地继续参与到祖国的建设中。”田对说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