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妇联介绍,第十三届全国五好家庭、全国家庭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2022年中国最美家庭名单揭晓。青浦易爱娟一家获评“中国五好家庭”,许一家、苗先生一家获评“中国最美家庭”。(公布了中国五好家庭、中国家庭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中国最美家庭名单,并对这些上海家庭、集体和个人进行了评价)
易爱娟一家
洗衣、烹饪、清洁、喂食...这些看似普通的话,却是易爱娟用几十年不变的爱,照顾着婆婆、养母、生母,坚守到七十岁,奏响了一曲感人至深的孝歌。我婆婆是1986年搬过来和他们夫妻一起住的,一起度过了34年。每天早晚她都去婆婆房间求助,每天给老人擦洗两次,给婆婆做好吃的。我妈也很老了。虽然不住在一起,但平时都会去看望,带吃的,带零食,帮忙洗衣做家务,逢年过节在家聚聚。
2020年,她107岁的婆婆和100岁的生母相继去世,易爱娟全心全意照顾养母。在养母经常咳嗽不肯看病的时候,易爱娟放下农活陪养母,哄她吃药,给她刮胡子。在她的悉心照料下,养母慢慢好转康复。
和丈夫结婚40多年,在家一起下地干活,丈夫经常和她一起分担和照顾三个老人。
艾娟获得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和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称号。女儿们也继承了这种良好的品德,每逢节日都会聚在一起。易娟家敬老孝老的美德和良好的家风,被左邻右舍传为美谈。
许家族
许有两个家庭:一个普通的“小家”和社区里的“大家庭”。许已有近27年的党龄,担任过许多职务。作为社区的“一家之主”,他热爱自己的工作,以身作则。担任徐安易居支部书记以来,积极探索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新模式、新方法,创建“三石”书记工作室,通过搭建有效沟通平台,善用“看、听、问”方法,深入了解、掌握、解决社区主要“难点、痛点、重点”,完成实事项目10余项。疫情防控期间,他夜以继日努力瘦了20斤,在核酸检测、物资保障、医疗救治等防疫工作中创新志愿者三级管理制度,保障了社区民生,促进了各辖区和谐稳定。子承父业,是镇上疫情防控组的简报负责人。为了及时收集整理疫情动态信息,难免要熬夜“点亮”作业。两个人在各自的“战场”忙碌着。作为四世同堂的“顶梁柱”,许孝敬老人,无怨无悔。我的老父亲患有食道癌,近几年一直被送到医院住夜。自从疫情爆发以来,他的父母一直告诉他要充满信心地工作。作为他身后的“半边天”,妻子全力支持他的工作,不仅把家里的一切打理得井井有条,还主动当起了防疫“大军”的“后勤部长”,给“风雨”中依然坚守岗位的居委会工作人员和社区志愿者带来温暖。
苗先生家族
苗先生家是一个温暖的“二月二二”六口之家。苗先生在选择医生这一职业时,肩负着“托付终身”的责任和“救死扶伤”的终身信念。2017年,他自愿去西藏参加包虫病筛查工作。2022年,他再次参加对口支援云南医疗队,和其他医院成员一起到云南龙川县人民医院进行对口支援,把自己的爱国情怀。妻子马凤莲是民政工作者,主要负责全区的养老工作。在抗击疫情中,她担任区民政局预防接种社区组联络员,帮助做好预防接种工作;今年4月,虽然爱人在云南,但她义无反顾地加入了区养老机构的疫情防控专班,用实际行动彰显了公务员的初心和使命。2012-2015年获“上海市老年教育先进个人”。夫妻双方在生活中互相帮助,互敬互爱,维护家庭和睦,以身作则,以德育人,经常带孩子参加各种慈善活动;在工作中,我们热爱自己的工作,相互促进,一点一滴诠释着“家”和“爱”的真谛。
选稿:张丹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