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上海黄浦区,一家宠物店的工作人员在店前遛狗。因为疫情控制,她走不远。附近是一个仍处于封闭状态的居民区。
5月11日,在上海黄浦区,爱心人士听说翟江建起了动物收容所,送来了一批免费的狗粮、狗粮、猫砂等。
5月15日,上海黄浦区的动物收容所正在连夜扩建。翟江被告知,他需要从一家宠物店接收宠物,因为该店的一名员工被感染了。他改造了江阴街的一家商店,从核酸检测呈阳性的人那里接收宠物。
5月12日,在上海黄浦区,忙碌了一天后,动物收容所的志愿者们正在吃晚饭。
5月10日,上海黄浦区,一名志愿者离开犬舍。他是翟江的朋友。得知翟江打算建动物收容所后,担心他一个人忙不过来,决定帮忙。晚上,他们一起睡在帐篷里的帆布床上。翟江出去接宠物,就在“动物收容所”待着。
5月11日,上海黄浦区动物收容所附近的一只流浪猫。它经常来吃动物收容所志愿者给附近流浪猫倒的猫粮。
“(网上)很多人骂我,人都吃不饱。你还是要搞狗生意。”翟江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网记者,现在很多宠物主人都把宠物当成自己的孩子。他和妻子是丁克家庭,没有孩子,养了几条狗,经常把自己当成“爸爸”“妈妈”。
翟江认为动物也是人,它们的陪伴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他出门也会和家里的狗狗视频通话,通过屏幕和狗狗聊天。当他感到沮丧并表现出悲伤时,狗似乎看到它会过来蹭他。那时候,他会觉得心里暖暖的。
在翟江看来,他现在在“动物收容所”所做的,不仅仅是简单的“宠物寄养”。当宠物安顿好后,居民可以安全地运送和隔离它们。正如他在一封给被隔离者的关于宠物安置的建议信中提到的,用人性来处理宠物安置,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社会矛盾,也是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体现。
5月10日,上海黄浦区人民广场,一名环卫工人刚刚将一些发霉的大米撒在地上。一群鸽子飞过来抢食物,一只鸽子从他头上飞过。
选稿:费一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