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是小满节气,也是今年夏天的第二个节气。记者从中国气象局获悉,北方多地进入“暴晒模式”,局地气温超过35℃。
据监测,21日15时,京津冀、山西中南部、河南中北部、山东、江苏北部和安徽、辽宁西部、内蒙古东南部等地气温普遍超过30℃,其中北京中北部、天津、河北东北部和中部局地达35℃至36.1℃,北京城区气温普遍在34℃至35.4℃之间。
未来三天,晴热高温天气仍将主导北方大部分地区,高温将继续升级。30℃以上的范围将逐渐向北延伸至黑龙江以南,河北、河南、山东、内蒙古等地将出现35℃以上的高温。
据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傅介绍,22日至24日,京津冀、山西、河南、山东、苏皖北部、辽宁中西部、吉林中西部等地日最高气温仍将在30℃至33℃。2日,北京、天津、河北南部和东部、山东东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日最高气温将达35℃至36℃。近期北方气温普遍偏高,但从气候分布来看,5月中下旬华北、黄淮出现高温天气是正常的。
历史上,进入小满节气后,中国北方很多地方都会迅速升温。根据1951-2021年全国省会城市极端最高气温统计,2014年5月29日天津(西青站)极端最高气温达到40.5℃。
中央气象台21日发布森林火险预报。21日20时至22日20时,北京北部、河北东北部、内蒙古东部、辽宁西部和东部、黑龙江西部、江苏北部、山东东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森林火险气象等级较高。
娇兰建议公众下午尽量减少户外活动,老弱病残幼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在高温条件下工作和白天需要长时间在室外工作的人员,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24日起,一股冷涡系统将影响北方,华北、东北、黄淮东部将出现一次大范围降水过程。随着降雨,华北、东北等地气温将明显下降,最高气温将降至30℃以下。(记者陈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