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连接城市,服务乡村,在体育文化传播链中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面向未来,县城体育文化建设大有可为。在2022年上半年出台的《关于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关于以县域为重要载体推进城镇化的意见》等文件背景下,近距离感受中国不同地区、县域的体育文化,可以真切感受到“跳动”的体育脉搏。
一个人:“两点一线”变成“三点一线”
69岁的尹恩住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奈曼旗,他退休前的前10年过着“三点一线”的生活:家-网球场-单位。每天早上5点去网球馆打两个小时网球,然后上班。尹恩的“3: 1线”并不是一个独特的例子。在这个只有37.5万人口的旗县,1000多人增加了网球场,作为每周定时“打卡”的地方。
随着慢跑、快走、爬山、羽毛球、足球、攀岩等体育活动成为越来越多县城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曾经一样的“约吃”变成了各种各样的“约踢足球”、“约流汗”。
生活半径小,让县城居民参与体育运动更便宜、更方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体育局群众体育处处长翟说:“新疆几乎每个县都有群众健身广场、篮球场、足球场,居民区也有健身器材。场馆有大有小,但都是功能性的。”
县城居民“想运动”的观念使运动成为生活的“必需品”。贵州省榕江县文化旅游局副局长、体育训练中心主任林涛说:“现在人们的物质生活明显提高了。人们希望身体健康,他们参加体育锻炼和运动的意愿也增加了。”
2020年,榕江县某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举办新市民运动会,设置了篮球、拔河等6个项目,吸引了上千人报名参赛。
一群人:运动气息浓厚,爱代代相传
不考虑地域和习俗,县城最受欢迎的全民健身活动之一绝对是广场舞。《中国广场舞行业研究报告》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约有8000万广场舞爱好者。无论在公园、广场还是小区,几乎都能找到几支活跃的广场舞队伍。
然而,在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乐平镇大屯村,广场舞的“景区地位”可能要让位于篮球,因为这项上世纪70年代由当地村民自发创办的篮球运动,经过几十年的经营,已经成为大屯村的知名品牌赛事。
为了满足办赛和村民日常运动的需要,大屯村先后6次对篮球场进行了维修、改造和重建。最近的一次发生在2020年,村里集资100多万元新建了一个篮球场,配有灯光、音响和比分显示,可容纳6000多人观看比赛。即便如此,还是满足不了观战需求,因为随着比赛的深入,每场比赛的观众人数都可以超过数万人。
在位于祖国北部的呼伦贝尔草原,一场连续举办了35年的足球比赛,让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的鄂温克族自治旗成为足球热点。这里的男女老少都喜欢看足球比赛。每个村庄都有一支足球队。比赛当天,家家户户扶老携幼来到现场,就像庆祝一个盛大的节日。
不仅大人玩游戏,孩子也以入选班级足球队和学校足球队为荣,父母全力支持。还有很多孩子,因为踢球,走出了草原,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有了更大的梦想。
“正弦河杯对孩子的影响很大。家长领着孩子去看。孩子羡慕赛场上的球员,所以有长大后好好踢球的想法。”Nihe Cup的创始人之一Zana说。
某县:拿“运动碗”,吃“运动饭”
提到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阳朔县,有人会想到20人民币背后的风景,有人会赞叹其丰富的喀斯特地貌。在阳朔县委书记周燕看来,当地独特的自然资源禀赋,使得每一项旅游活动都与体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中国攀岩靠阳朔”,攀岩圈流行的一句话,有着坚实的“底气”:64个岩场,1200多条线路,30多个攀岩俱乐部,500多名国家级攀岩教练、教练、领队。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前,年均接待攀岩游客60多万人次,其中外国游客占30%。
在阳朔,不只有攀岩,漫游和骑行,低空滑翔,水上漂浮,野跑...每一项运动都为这个美丽的小县城增添了一份美丽。
与阳朔县将各项体育运动与旅游紧密结合不同,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欲借助“琼中女足”这块金字招牌,打造琼中特色足球产业生态,促进足球产业与旅游融合发展。
琼中女足成立于2006年,发展至今已有十余年,在国内外多项比赛中屡创佳绩。不仅改变了很多女孩的命运,也让琼中家喻户晓。
琼中县委书记徐斌表示,当地正在全力推进琼中县体教融合产业发展(琼中女足)示范区建设。项目建成后,不仅有助于琼中足球的可持续发展,还将通过加快培育足球体育产业,促进该县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