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之声中央广播电视台2022年5月22日讯——“菠萝又香又甜,菠萝熟了迎客;博罗山,菠萝海,菠萝花等你来摘……”在东经110度,北纬20度的中国南方,有一片“菠萝海”,种植了中国三分之一的菠萝,年产值达25亿元。
《菠萝的海洋》大丰收!
广东徐闻是一个种菠萝为“海”的地方。保守估计,中国每三个菠萝中就有一个来自徐闻。
目前是菠萝采摘的收获期。今年,徐闻菠萝迎来了丰收。目前销售额已占全年产量的96%,比去年增加2.2亿元。
种植户叶庆红说,他管理的大概有七八百亩,今年的产量比往年增加了30%到35%。“去年是8000斤,今年最高亩产会达到11000斤左右。菠萝这几年卖得很好。”
广东徐闻是怎么把菠萝种到海里的?
湛江徐闻县农业农村局局长何启阳说出了徐闻的法宝——因地制宜。“气候与其他地方不同。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三面环海。最重要的是它是红土,是火山,是火山烤出来的火山灰沉淀的。”
菠萝的海洋,震撼的画面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菠萝田的红壤颜色,粘稠透气,非常适合种植菠萝。
何其扬说,徐闻的菠萝种植历史已近百年。红土对他来说很神奇。干的时候很轻,有灰尘,湿的时候很重。下雨的时候,他们要“坐车的人”。“下雨的时候,自行车在路上,你不能在泥地里骑。你得把它带在身上。”
正是这种红土上种植的菠萝,植株健壮,味道香甜,产量高。
在徐闻,15万人种植菠萝35万亩,产量79.6万吨,今年产值25亿元。作为全国最大的菠萝种植基地,去过徐闻的人有时会说,空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菠萝的甜味。
增产还是增收?徐闻菠萝专案组的诞生
把菠萝种到海里,面积大,产量高,一定会增加收入吗?不尽然!高收益无法转化为收益,就像数字100前少了“1”这个键一样。徐文吃过这个。
2018年,徐闻菠萝迎来丰收。谁曾想,正是那一年,徐闻菠萝因为同质化严重,销售环节不畅而滞销。
“中国最大的菠萝交易市场”的门牌下,菠萝堆得到处都是,果农的眼泪更是让人心疼。当年10万亩菠萝烂在红壤里。
不增产?当这个沉重的问号坠入徐闻,伤心的不仅仅是果农。几个月后,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成立了“徐闻菠萝专项工作小组”,成员来自全省各农发行的年轻干部。他们的任务是为徐闻菠萝“把脉”,开出增产不增收的“药方”。
双向菠萝大道
徐闻菠萝专项工作小组组长李晓军回忆,2019年刚开始的时候,徐闻菠萝卖不出去,所以工作的重点就是抓买家,组织大量买家到基地采购,为买家提供优质服务,做大量的宣传工作,重塑品牌。
在2019年初的动员会上,工作组出发前,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提出了“全力做好菠萝保护价0.5元/斤”的目标。今天这个价格看似免费赠送,但当时的情况是0.3元/斤没人要。
何其扬说:“就像寒潮来临时,他们会根据天气预报提前介入。对于菠萝的一些问题,他们会提前在种植端进行引导,改变一些不好的种植习惯。”
菠萝品种同质化严重,好的不多,坏的多。这种情况需要改变。徐闻加大品种结构调整力度,根据市场变化不断调整工作重点。李晓军的手机保存着菠萝集团2020年的工作安排。受疫情影响,他的工作重心有所调整:短视频营销、与买家、供应商对接、物流企业网上会议室、现场发货、网上签约...
产销两大环节同步推进。同事说,每年菠萝开花的时候,工作组不是在徐闻,就是在去徐闻的路上。从广州到徐闻有500多公里。三年多过去了,两地之间形成了一条双向的菠萝大道。
走出国门,小切口撬动大市场
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于今年1月1日生效。
前段时间,徐闻县诺香源农产品专业合作社5吨菠萝出口新加坡。这是自今年RCEP生效以来,徐闻菠萝首次出口到RCEP成员国。
何其扬说,近年来,鲜果加工开始升温。半成品加工后销往国外。"例如,它们被制成菠萝块、罐头食品等,然后在外面销售."